第124章 目擊

午時過半, 張勛身著靛藍錦袍,在黃義的帶領下走進了慈山縣縣衙,一入公堂, 便見堂中華服錦衣的貴人滿坐,其中竟還有兩個瓊姿玉貌的年輕女子。

黃義拱手道:“兩位大人, 這便是今晨揭榜之人。”

黃義示意張勛上前,張勛便拱手道:“小人張勛,拜見兩位大人, 小人家住楚州城中,乃是做綢緞生意的, 今晨去楚州碼頭接貨之時, 忽然看見了碼頭上貼的官府告示, 那告示上之人, 小人此前見過——”

錢維出聲道:“仔細說來!”

張勛應是,“七月初小人去京城辦貨,二十三那日, 從南滄渡口登船,一路南下回楚州,當時正是在慈山碼頭下得船, 路上走了十三日, 同行者有七八十人,畫像上那人給小人留有幾分印象, 此人似叫宋梧,住在最底層船艙, 正好靠近小人裝貨的貨倉, 小人與他打過照面,因此小人不會認錯。”

謝星闌擰眉, “你怎知他姓名?可曾見到有誰與他同行?”

張勛道:“小人下去看貨之時,有幾個人在一起玩骰子,我聽見有其他人如此叫過他,他也應了,他好似有個弟弟,看起來文文弱弱的,靠在船艙最裏面,我有一次下去時,正碰上他給那兄弟分幹糧,他那弟弟很內斂,並不和其他同船艙的多話。”

謝星闌和秦纓對視一眼,秦纓道:“他弟弟可是腿腳不好?”

張勛微微皺眉,“這倒看不出,他窩在板床上,看不出腿腳如何,也未見他們去甲板上走動,下船之時人多,這個叫宋梧的個子高,我看見與我們一同下船了,他弟弟好似跟著他的,但未留心腿腳如何。”

謝星闌此時看向謝堅,“拿畫像來——”

謝堅應是上前,又展開了一幅畫像,“你看看可認識此人?”

這幅畫像正是謝星闌今日所作,有於彬幫忙回憶,此刻一個一臉兇相的中年男子躍然紙上,張勛看得蹙眉,遲疑道:“好像……好像有些眼熟……”

他定神回憶,半晌眼瞳一亮,“是了,這人也在船上!不過不是與那高個同行,是在另一頭的船艙,船過意陽十二灘的時候生了點意外,大家都受了驚嚇,我和隨從也下樓探看,正見此人與幾個船工在降帆,他看著是個懂道的,手上十分利落,起初我以為他也是船工,可沒想到帆布降下來之後,他轉身回了客艙,當時我還想,此人倒是個熱心腸。”

張勛眯眸盯著畫像,“不會錯,就是此人,此人面黑,生得也壯實,和其他船工看著無甚差別,他的面相也是這幅兇樣,但十幾日中,我只見過他一次,不比那個叫宋梧的印象深刻。”

錢維忙對謝星闌道:“那他們定是分開的,那另外一人還有個弟弟,必定就是於彬所說的那個腿腳不便之人。”

錢維所言秦纓和謝星闌都明白,但張勛只見過此三人,並不知三人具體身份,只算是幫眾人確定了此前的部分推測,但要追蹤三人下落,尚不足夠。

秦纓這時道:“當日同行至慈山的有多少人,你可知道其他人下落?”

張勛略作思忖,“起碼有二十人,我身邊便帶了三人,與我同在二樓客艙的,還有慈山縣一家劉記茶莊的管事,鋪子似在紫木街上,此外,還有兩個慈山縣城內的哪家藥鋪的夥計,是住在底層的,我下船之時,那二人走在我身後,正在說京城的藥鋪收益不好,東家令他們回慈山來,但慈山的藥鋪人手也滿了,正十分懊惱。”

謝星闌立刻道:“帶著畫像去城中藥鋪找,找到與他們同住一處之人最好。”

張勛所知有限,很快便領了賞賜離開縣衙,待他一走,趙明安和謝詠一道,親自帶著人去縣城中找其他目擊證人,這時謝星闌對秦纓道:“張勛說那兇相之人似是懂道的,看來如你所言,他便是與走水路有關之人,他極可能做過船工,再不濟也是碼頭工。”

秦纓也想到了此處,她心弦微動,忙吩咐沈珞將京城送來的囚犯名錄送來,待名錄送到,秦纓仔細翻看,一盞茶的功夫之後,秦纓指著其上一處道:“貞元十三年,信陽滄海船號生過一起縱火案,船號內的船工方大齊因不滿工錢在自家船號的樓船上放火,燒毀了一艘樓船,還將困在船艙內的一個艄公燒死,船號東家將此人和幫兇莫斌訴上公堂,後來二人被押送入京,主犯方大齊被判死罪,同夥楊斌被判流放兩千五百裏,流放地——”

秦纓擡眸看向謝星闌,“正是嶺南!”

謝星闌起身走到秦纓身邊,錢維和黃義也連忙靠了過來,秦纓這時又道:“他和方大齊被押解著,從信陽一路北上,正經過連州,當年案發在六月,被押入京中後十月才審完,後又被押送南下,陸路走了兩月多才至嶺南,目的地是越州長秋山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