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中秋

宮宴行至酉時二刻, 此時金烏西沉,天邊晚霞似火,映得明黃琉璃瓦燦若赤金, 群臣女眷們皆是薄醺,卻不敢在貞元帝與太後跟前造次, 規規矩矩地行禮告退。

秦纓正要隨秦璋離宮,蕭湄卻上前拉住了她,“雲陽, 皇後娘娘要留大家賞菊說話,好些人都在, 不能缺了你。”

秦璋拍拍秦纓手背, “玩去吧, 晚些時候回府來祭奠你母親。”

鄭皇後的命令, 秦纓也無法推拒,只好應下,一轉眼, 只見李芳蕤、趙雨眠、簡芳菲這些熟人皆在,幾位後妃與永寧公主也跟著鄭皇後一道離了含光殿。

太後飲了佳釀,略有醉意, 已提前擺駕回永壽宮, 貞元帝亦帶著安遠侯段宓與幾個朝臣去往宣政殿,偌大的含光殿稍顯空落, 秦纓跟著蕭湄,往不遠處臨著上春池的沉香亭而去。

正是秋高氣爽, 丹桂飄香, 沉香亭周圍爭奇鬥艷的菊花盛放,上春池亦是碧波蕩漾, 鄭姝帶著淑妃裴堇和德妃崔玉容坐在亭中,四周的美人靠上散著娉婷華裙的各家小姐。

鄭姝笑著道:“看著她們,便想到當年的咱們,當年本宮與陛下大婚之時,也不過才十八歲,這一晃,已經又過了十八年了,大半輩子便這樣去了。”

裴堇面帶淺笑,溫婉靜美,崔玉容今日著淡緋色吉服,雖不比中宮雍容華貴的朱紅之色,卻更顯明艷嫵媚,她語聲婉轉道:“正是如此,當年皇後娘娘和淑妃姐姐比臣妾先入宮,臣妾出閣之前來拜見皇後娘娘和淑妃姐姐時,也似今日這般秋日。”

鄭姝目光一擡,落在了不遠處跟著嬤嬤摘花的永寧公主身上,“一晃眼永寧都八歲了,這幾日瞧著她精神好多了,妹妹不該整日拘著她,讓她多出來走動走動才好。”

崔玉容面上笑意微淡,“臣妾也如此想,不過陛下對永寧十分記掛,總怕她出來受了風寒,平日裏只叫宮人們好生護著,真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眼風一錯,崔玉容看到了跟著蕭湄同來的秦纓,她語聲微涼,“咱們的禦前司案使來了。”

她如此一言,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秦纓身上,待入亭中,秦纓便上來見禮,鄭姝上下打量她兩瞬,笑著道:“雲陽雖得了個虛銜,卻也是咱們女子之中的頭一份,聽說此前忠遠伯府的案子你也出了大力,二殿下回來,將你好一通誇贊。”

忠遠伯府正是崔婉的案子,一聽這話,崔玉容面上笑意便淡了下來,忠遠伯府與長清侯府同出清河崔氏,忠遠伯府鬧出醜事,長清侯府面上也不好看,崔玉容甚至因此得了貞元帝幾句斥責,而這一切,秦纓功不可沒。

崔玉容便道:“臣妾聽聞開國之初,長樂公主與寧陽公主曾入朝參政,但後來兩位公主都卷入了謀逆之禍,從那以後,便是公主都不得入朝,此番陛下對縣主開了特例,縣主可不要辜負了陛下的看重。”

鄭姝笑道:“妹妹多慮了,長樂公主與寧陽公主當年還曾掌神策軍,雲陽怎能與她們相比?一個特使虛銜罷了,咱們身在後宮,不知民間疾苦,有雲陽替咱們宗室貴女為平民百姓伸張正義,是百姓之福,也不叫人小看了咱們,想來陛下也是如此考量。”

崔玉容不敢說貞元帝的不是,話頭一堵,秦纓眼觀鼻鼻觀心地聽著二人言辭機鋒,只局外人一般不做聲,這時,永寧公主捧著一把菊花走了過來。

她手中各色各樣的菊花都折了一兩枝,此刻走入亭中,先拿出一支澄黃的西湖柳月送給鄭姝,她不擅言辭,一雙眸子卻天真純然,鄭姝笑著接過,立刻讓身邊宮婢賜賞,崔玉容面生笑意,看著永寧公主走到了裴堇身邊。

鄭姝笑道:“淑妃妹妹最喜墨荷。”

永寧聞言稍有猶豫,目光在懷中逡巡,似不認識墨荷,崔玉容趕忙替她抽出紫紅菊枝,又嘆了一句“傻孩子”,鄭姝笑道:“每年宮裏花卉繁多,她不認識也是尋常。”

裴堇接過墨荷,笑著將手腕上的翡翠鐲子褪了下來,永寧這才出聲謝禮,又要給崔玉容獻花,崔玉容接過她手中“鳳凰振羽”、“綠雲”、“黃松石”、“玉壺春”等名貴花枝,將她拉到了懷中來,“今日玩的久了,可要回去歇著?”

永寧公主眼底猶存幾分貪戀,卻還是乖覺點頭,崔玉容便起身拉著永寧公主的手,“那臣妾便先行告退了,韻兒也該回去吃藥了——”

鄭姝自然不多留她們,待二人離去,又招手將簡芳菲和趙雨眠叫到身邊說話。

秦纓見狀,忙與李芳蕤往一旁的花圃中走,她跟前正是一片“墨荷”花叢,因是前花期,花色紫紅,尚未顯墨色,花型與荷花十分相似,亦是名字由來,此刻秋風徐徐,吹得花枝簌簌搖曳,幽香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