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祖逖北伐(第2/2頁)

夏平安融合界珠的習慣都是先易後難,不到兩個小時,夏平安就在密室內幹脆利落的把那四顆神力界珠融合完成。

隨後,夏平安就拿起了那顆“薛長孺挺身平叛”的界珠。

“薛長孺啊薛長孺,當年你立功無賞,令人惋惜,這次我看看能不能幫你扳回一局,和大宋官場上的那些蛀蟲垃圾過過招……”拿著界珠的夏平安感慨道。

薛長孺這個人,在歷史上不算有名,許多人未必知道這個人是何許人,但說到他的堂姐夫,大家或許都會認識,那就是歐陽修,薛長孺的叔叔叫薛奎,正是歐陽修的嶽父。

薛長孺這個人之所以會在歷史上留下一筆,是因為他在做漢州通判,臨危不懼,僅僅以一人之力,平息了漢州軍營的一場兵亂,讓漢州城的百姓,免去一場刀兵之災。

但令人扼腕的是,就是這種拯救一城百姓和平息叛亂的功勞,薛長孺最後卻沒有得到朝廷的半點賞賜,原因是什麽,就是漢州鈐轄司和知州等人把漢州兵亂之事隱瞞了,沒有向朝廷報告,以至於薛長孺拯救全城的功勞朝廷居然不知道,也沒有封賞。

在兵亂之中被嚇得瑟瑟發抖膽小如鼠束手無策的鈐轄司和漢州知州的那些大宋官員,在兵亂平息之後,立刻就變得生龍活虎顯露出他們官場蛀蟲的本色,隱匿打壓薛長孺這樣的立功者,因為這功勞報到朝廷去,薛長孺的功勞越大,就越能顯露出他們的無能和愚蠢而已。

歷史上,這樣的事情發生過無數。

融合這顆界珠,也就是用了二十分鐘不到,夏平安身上的光繭就粉碎了。

睜開眼的夏平安眼中精光一閃,微微一笑,這顆界珠是突破性融合,新增神力上限超過了120點,在界珠之中,夏平安借亂兵之手幹掉了會隱匿薛長孺功勞的那幾個官員之後,才兵不刃血平息了叛亂。

最後,夏平安才融合“祖逖北伐”這顆界珠。

滴上鮮血,夏平安眨眼之間就再次被光繭包圍。

……

一睜開眼,夏平安就發現自己立在一艘大船的船頭,船行於江上,迎風破浪,而在他的身邊和身後,還有大批的船只跟隨。

沒想到一開始就迎來祖逖渡江北伐的時候,這界珠給自己的時間比自己意料的還要少。

“將軍,此去北伐,朝廷除了千人糧餉和三千匹布外,未給一兵一卒和兵器鎧甲,朝廷對北伐的態度都如此,將軍如此執著,不擔心一去不回麽?”一個身邊的謀士看著夏平安,開口問道。

夏平安沉默片刻,敲著船楫慷慨而言,“這滔滔江中之水,奔湧向海,都是一去不回,又有何懼之?我若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

嘴上雖然這麽說著,在心裏,夏平安已經對將來要出現的情況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司馬家的朝廷是不支持北伐的,對他的支持,也是象征性的,雖然如此,但如果自己立了功,那些不支持北伐的人,會第一個跳出來摘桃子,搶奪北伐的勝利果實,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在一個腐朽的朝廷之中,蛀蟲和垃圾遍地都是,那些垃圾和蛀蟲面對敵人像蟲,面對自己的人卻像狼,他們別的本事沒有,但論起官場上搶功勞下絆子陰人整人的那一套功夫,卻個個都是絕世高手。

歷史上,祖逖北伐經過多次苦戰,打敗了兇狠的敵人,收復了黃河中下遊以南的地區,正當北伐態勢好轉,已經可以大幹一場的時候,之前不怎麽支持祖逖北伐的朝廷聽聞祖逖收服了大片失地,立刻就派了人來搶奪勝利果實,做了大都督,把立下功勞收服失地的祖逖踢到了一邊,讓祖逖最後郁郁而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祖逖的命運,和薛長孺有點相似,或許這就是這兩顆界珠如此湊巧碰在一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