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計拙是和親(第2/3頁)

看到這事過了,坐在寶座上的夏平安心中則長長吐出一口氣,唐憲宗之前不冊封郭貴妃為皇後或許有唐憲宗的考慮,但歷史已經證明,這條路是死路,後患無窮,而且後來的歷史同樣已經證明,郭貴妃的品德也經得起考驗,當得起淑德兩個字,郭貴妃沒有武則天那樣的野心,也不殘暴昏聵,在原本的歷史中,唐憲宗死後,郭貴妃的兒子唐穆宗登基,那個時候郭貴妃已經是皇太後,地位可想而知,但史書上卻沒有郭貴妃專橫殘暴的記錄,郭貴妃的風評一直很好,這樣的女子非常難得。後來唐穆宗去世,宮中有人替郭氏謀劃臨朝稱制,郭氏發怒說:“要我仿效武則天嗎?如今太子年雖幼小,仍可選擇德高望重之臣為之輔佐,我何必參預外廷事務呢!”

有郭貴妃坐鎮後宮,這皇室未來的各種內耗,只要妥善安排,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唐憲宗人生之敗,第一敗就敗在這後宮夫妻不和之上,家未齊,何以治國平天下?

更關鍵,而且更讓夏平安高興的是,自己做了這麽一件大事,這界珠居然沒有碎,這就說明可以繼續下去。

看到這事定了之後,夏平安又深深吸了一口氣,沉聲對滿朝文武說道,“諸卿可知道一個叫做戎昱的人?”

要不怎麽說做皇帝爽呢,夏平安一開口,下面馬上就有一個老臣摸著胡須開始擔起捧哏的角色,“哦,這戎昱我知道,之前還中過進士,後來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又在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身邊擔任過幕僚,建中三年到長安任侍禦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這個人倒有些才學,寫過一些詩!”

“不錯,這戎昱還寫過一首詩,叫《詠史》,我很喜歡!”夏平安看著大殿之中的那些大臣,隨口就把開始讀出了《詠史》這首詩,“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聽完夏平安誦出《詠史》,大殿內一下子安靜了,剛才還叫囂著要和親的那幾個大臣心中一顫,連忙低下頭,不敢再看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因為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誰要再提和親,就是把皇帝當昏君來看了,提的人,也成了奸臣。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戎昱的這一句詩實在諷刺的太辛辣了,簡直是誅心啊。

“可惜了,這戎昱已經去世,要是他還活著,朕倒想讓他擔任朗州刺史,最早提出和親之策的是魏絳,此人,就是一個無恥的懦夫,自己不敢征戰沙場,捐軀報國,把國家的安危托付給一個婦人,要讓婦人去受苦,偏偏還能找一大堆理由,說什麽和親五利,這真是莫大的笑話!”夏平安嗤之以鼻,然後殺氣騰騰的說道,“我意已決,以後我大唐絕不和蠻夷和親,北戎犯我邊境,殺我子民,此事就先交兵部商議,兵部諸卿先拿出對策,務必要鼓舞激勵守邊將士,痛擊來犯之敵,讓我大唐的猛士,用刀槍劍戟去和這些蠻夷商討和平之策,好了,退朝!”

夏平安已經站了起來,準備去後宮見郭貴妃,要袒露心跡和郭貴妃好好聊聊。

所謂家和萬事興,這皇帝的家事可不是小事,想要扭轉大唐和自己未來的命運,現在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和郭貴妃完全和解,夫妻同心重整後宮,然後再把後宮的宦官勢力打壓下去,這才是真正安內,不把宮中的那些宦官的權勢給削了,他這邊要削藩,藩還沒削完他搞不好就要被太監把自己的命給削了,讓元和中興曇花一現,變成大唐的回光返照,那才真悲劇了。

只是,夏平安剛剛走出幾步,這界珠中的世界,就一下子毫無征兆的突然粉碎了。

……

密室之中,身上光繭粉碎的夏平安睜開了眼睛,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這顆神力界珠原本完美融合是增加神力上限18點,而現在,新增神力上限整整49點,說明自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歷史,也算是突破性融合吧,只是界珠中給自己的時間太短了,很多事情還來不及做……”

因為這顆界珠的緣故,夏平安的神骨又增加了一塊,他現在已經是第五等級的六星神眷者。

看了看時間,融合這顆界珠還不到五分鐘,夏平安隨後就從密室走了出來。

現在時間還早,不到休息的時候,剛剛走出密室的夏平安就在書房裏看起書來,而還沒有看上幾分鐘,夏平安心中突有所感,眼中精芒一閃,一下子看向沼澤的方向。

福神童子此刻正在沼澤中。

那個在沼澤中隱藏了這麽久的生命沐歌的那個忍者神龜,今晚開始不安分了,有異動……似乎想要從沼澤之中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