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奸計(第2/2頁)

聽到蘇軾的這話,宋神宗的臉色也一下子嚴肅了起來,宋神宗也是有為之君,那些高麗人什麽貨色,他心中也有譜,雖然尚書省的那些人說得聽好聽,畫出的大餅很美,想要聯合高麗而制遼,但……

董敦逸喘息了片刻,終於在旁邊一下子搶到了說話的機會,“正因為高麗此刻受制於遼,只要我大宋能對其施展懷柔之策,高麗必能為我所用!”

夏平安看著董敦逸冷笑一聲,“董大人莫不是忘了太宗二次伐遼之前的舊事了麽,當年高麗還未臣服於遼國,受大宋冊封,太宗派遣使者到高麗傳詔,想要與高麗國共同伐遼,奮其一鼓之雄,勘此垂亡之虜,當時在那樣的大好時機之下,高麗也自作聰明,按兵不動,不敢動遼國一根草木,導致太宗二次伐遼不利而退兵,隨後遼國大舉進攻高麗,高麗臣服,行遼國年號,奉遼國為宗主,一道到現在,當年高麗受我大宋冊封的時候都不敢做的事情,現在他們在遼國鐵騎刀兵之下苟延殘喘,當了遼人的走狗,董大人和尚書省諸君居然想要再次聯合高麗而制遼,豈不可笑,你給高麗再多東西,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董敦逸語塞片刻,然後強詞奪理辯駁道,“高麗使者此次來我大宋,正是想借給太皇太後祝壽之機,試探能否與我大宋聯合,他們還為太皇太後準備了壽禮,蘇大人怎麽能說那些高麗使者懷有異心?”

夏平安說道,“那些高麗使者給我們上表所用的時間,為甲子歷,而不是宋歷,那些高麗人,就是喜歡在這種小地方動手腳,偷偷摸摸,以卑賤為聰明,心中對我大宋無半點恭敬之意,這難道不是異心,我們豈能讓那些高麗人如願?”

董敦逸再次語塞,辯解,“那高麗使者準備的壽禮總不假吧,聽說是兩尊大金塔,這足見其誠意!”

“官家,這正是那些高麗人奸詐的地方,高麗人所送的那什麽大金塔,只是兩座裝在盒子裏的小塔而已,高麗人就是知道,一旦我們收下他們所謂的壽禮,朝廷的回禮就是他們壽禮的百十倍,他們一定大賺特賺,再加上沿途接待高麗使者的耗費,也不下數十萬貫,地方還被騷擾,勞民傷財,他們用兩座不值錢的玩物,就想把我大宋最寶貴的典籍,各地虛實換回去,還要大賺一筆,而所有這些東西,轉眼大半就要流入契丹人的口袋,對那些高麗,我們只能講威,不能講恩……”

董敦逸被夏平安懟得張口結舌,無話可說。

“官家,我大宋有萬邦未有之富,官家更是富有四海,宮中什麽奇珍異寶沒有,一點高麗人的小玩意兒,有何稀奇,哀家過壽,那金塔若真送來,高麗人的東西,哀家看了也膈應,不要也罷,陛下切莫因小失大,讓那些高麗人的奸計得逞,壞了國事……”隨著這話音一落,一個儀態萬千的婦人在幾名宮女和太監的攙扶下,緩緩走到了殿中。

宋神宗連忙從坐上起身,前往攙扶問禮。

“見過太皇太後……”董敦逸和夏平安連忙行禮。

進來的這個女人,正是大宋國的太皇太後,也是蘇軾的鐵粉之一。

“哀家在後宮聽說那些高麗人要來給哀家祝壽,還惹出了一些事情,正想過來給官家說莫要因為給我祝壽而讓那些高麗人奸計得逞,占了我們大宋的便宜去,高麗人的東西,我不稀罕,哀家覺得蘇大人說得對,咱們大宋的書籍,盡是前人心血智慧,可莫要被那些高麗人偷了去,送給契丹人,那和資敵有何不同……”

夏平安聽了這話,悄悄給大宋的這位太皇太後豎大拇指……

……

注1:蘇軾《論高麗買書利害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