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定人心(第3/3頁)

包括和茶葉相關的一系列物件,類似於茶壺、茶杯、茶盤等等物件,都以極快的更新換代速度,向著陳勝記憶中的那些物件靠近。

就好比此刻他面前的這個茶盤,最開始是他自己在喝茶的時候,以手做刻刀,隨意將案幾改造了幾筆,後來他常常休憩的地方,就出現了幾塊不同的案幾,他每一次使用過後,下一次再來,這些案幾又已經統統更換了一遍。

從材質、形制,再到花紋、雕工,一次次的選擇、一次次更新換代,直至無限接近於陳勝記憶中的那些物件。

啜飲了一盞茶湯之後,陳勝放下茶盞,心平氣和的微笑道:“李公、老韓,我陳勝自問,從未苛待過你二位吧?”

李斯連忙揖手道:“君恩似海,畢老臣一生也難報萬一,何來‘苛待’二字?大王太折煞老臣了!”

韓非依微微頷首道:“下臣能展平生所學,全賴大王提攜,下臣感激大王厚待尚且來不及,‘苛待’二字委實是無從談起!”

陳勝取出那份改三版三省六部名錄,放到茶案上,曲指叩擊著問道:“那二位為何要棄我陳勝而去?”

李斯正要開口解釋,陳勝已經接著說道:“今天下大定,正是二位施展才能、大展宏圖之際,二位卻如此迫不及待的棄我而去,是可想要世人戳我陳勝的脊梁骨,罵我陳勝‘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不是正經的君臣交流方式。

正經的君臣交流方式,是明明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事,卻非要用十句話、百句話來相互試探、旁敲側擊,才能試探清楚彼此心意的雲霧遮山式交流方式。

但陳勝作為開國之君,他不需要,也不屑於用這種浪費時間、浪費表情的說話方式。

李斯與韓非無言以對。

陳勝都將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他們無論是否認還是承認,都不對!

陳勝也沒指著他們倆能接他這個話茬兒,自顧自的說道:“我們君臣協力創業至今,也算得上是患難之交了,你們心裏那點彎彎繞,不必說我也明白。”

“三省六部制是我陳勝要推行,真要有眾怒,也輪不到你李斯來扛,就你這老胳膊老腿兒的,也扛不動多大的眾怒!”

“法治也是我要推行,能將帝王的權力關進籠子裏,是那是你們的本事,關不進是我陳勝的本事!”

“正所謂:道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等到你們能說服天下人都認同帝王的權力該關進籠子裏的那一天,我想做的事,大抵也都做完了!”

“大家能相伴至今是緣分,往後的路還長,誰都別急著先走。”

“王師有英烈祠,祭奠戰死沙場的將士!”

“文臣往後也會有淩煙閣,供奉所有有功於我大漢的名臣!”

“我真心希望二位百年之後,能入淩煙閣,與國同休、萬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