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3/3頁)

但沒過多久,他便暗暗的一咬後槽牙,高聲道:“來人啊,令特戰局陳上校,取傳信飛禽,速來見某!”

他還是決定知會王賁一聲,以防萬一。

他個人的成敗榮辱是小事,若是誤了大漢一統九州的大業可就是誤國誤民之大罪了……雖然他不太願意承認,但內心中,他其實已經意識到,自己有些怵那韓信。

或許還談不上畏懼。

但他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堅定的認為自己可以憑一己之力,戰韓信而勝之。

這個認識,令他有一種像是突然感覺到了衰老的惆悵感。

‘不能這麽想,論天資高絕,當世何人能處大王之右?隔著千裏之遙,都能信手布下三面合圍之陣絕其後路、斷其生機,區區韓信,與大王相比猶如螢火與烈日爭輝!’

李信想到了陳勝,心頭忽然就像是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那樣,威嚴逼人的虎目當中再次透出暴虐的殺意:‘不過這廝的確是個禍害,這回縱然是放跑了十萬並州黃巾軍,也必須得留下這廝……’

……

子時,李信部營寨之外,兵戈聲大作、喊殺聲如雷!

李信已提前得斥候回報,絲毫不慌的指揮大軍從容列陣,與來襲的韓信部兵馬對壘廝殺。

然韓信所部,早已在白日裏對井陘關的作戰中憋了一肚子的邪火兒,此番戰鬥一爆發,五萬並州黃巾軍便如同脫韁的野馬,瘋狂的沖擊李信部的軍陣。

而李信雖提前了兩三個時辰獲悉了韓信有可能領軍來襲的消息,但天黑無法視物、時間又過於倉促,他無法針對韓信襲營部署埋伏,也只能硬碰硬的與韓信部交戰。

兩軍交戰不到兩刻鐘,李信部陣腳就開始浮動,有搖搖欲墜之勢。

“大將軍,這些並州黃巾賊都跟瘋了一樣,全都悍不畏死的往咱們軍陣中沖,怎麽殺都殺不退,前鋒已經被壓退了,兩翼合上去,怎麽頂都頂不住……”

短兵侍衛長擠到前方橫槍血戰的李信身畔,急聲匯報道。

李信抹了一把面頰上溫熱的鮮血,定神仔細聽了聽戰場的喊殺聲,便只聽到戰場之上“萬勝”的高呼聲七零八落的,已經快要連不成片。

他當即下令道:“傳某帥令,全軍向南轉移,某家親率虎二師殿後,全軍依托地形且戰且退、節節抗擊,力求用最小的傷亡,阻擋敵軍南下入滏口陘!”

短兵侍衛長當即領命,點起數十名短兵,將李信的率領交代下去,速速傳達各師。

這並非是李信怯戰、畏死!

李信若是那貪生怕死之徒,當初他就不會帶著五萬紅衣軍,迂回千裏奇襲洛邑。

這回他之所以未經諸多嘗試便輕易的下達了退兵的軍令,實在是這一戰沒有死戰不退的意義。

從大局說,大漢北伐戰略不容有失,他必須保全實力,拼盡一切辦法阻敵南下!

從戰局說,此地四面八方都是他們大漢的兵馬,他只拖住韓信,有的是援軍來助他穩住陣腳,他完全沒必要為了意氣之爭去與韓信死磕。

……

李信退。

韓信追。

一但發現有利地形,李信立馬穩住陣腳,回身再戰。

韓信部好不容易才攻克地利,再度占據上風之時,李信部又開始跑路了。

韓信部只得再次奮起余力,罵罵咧咧的繼續追……

兩支大軍就這樣邊打邊走的,走走停停了一整晚。

明明誰都沒消停過,卻不過才向南方移動了不到三十裏!

直到天明時分,韓信部的兵卒們終於撐不住了,先行放棄了追擊,安營紮寨。

李信也趁機再退出二十余裏,選擇了一個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構築防線、安營紮寨。

他絲毫不慌!

算時間,王賁的援軍現在應該已經在趕來路上了。

晌午時分。

坐鎮井陘關的陳刀,通過特戰局,獲得了昨夜追擊戰的一手資料……

他拿著資料對著輿圖一通比劃,心下頓時有些沉不住氣了。

韓信部刨去昨日強攻井陘關戰死的那兩萬於並州黃巾軍,攏共應當還有十三萬兵馬。

而李信所率的偏師,攏共只有八萬兵,其中還有三萬駐守在滏口陘以防萬一。

五萬對十三萬兵馬,李信怎麽打?

而項羽部,根據前幾日灌嬰回報的行軍腳程,最快也要後日才能抵達預定的合圍地點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