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頁)

作為法家突出人物之一,李斯可不僅僅是抱著法家的思想故步自封,他也會根據世情變化來更改自己的思路。

菟裘鳩說的有道理,但還不夠,需要深挖。

但是不可否認菟裘鳩說的那句話的確打動了他。

走儒家的路讓儒家無路可走……或許真的有用處。

菟裘鳩一直等回到公主府都沒想明白,為什麽去了一趟廷尉署,他又多了一門作業。

並且李斯布置作業的方式跟秦王真的很像,都是讓你自由發揮,沒有期限限制的那種。

問題是越這樣越讓人有壓力,不知道做到什麽程度才算完成。

只能說難怪這兩位君臣相得啊。

嬴華璋見他開開心心出門,一臉郁悶回來便問道:“誰給你氣受了?”

菟裘鳩嘆氣說了一遍,嬴華璋聽後沒忍住笑了半天,最後在菟裘鳩幽幽的譴責目光之下才停下來,輕咳一聲說道:“廷尉對你沒有那般嚴厲,更何況一月一次,你隨便寫寫就是。”

菟裘鳩沒說話,一旁的嬴華璋忽然問道:“你是不是在擔心阿兄?”

菟裘鳩有些詫異的擡頭看向嬴華璋,轉念一想對方是知道未來發生什麽的,能想到這一點倒也不奇怪。

他長長嘆了口氣說道:“就想試試。”

嬴華璋十分冷靜理智說道:“你只勸說一方是沒用的,若是阿兄不改變,他們依舊也是如此。”

菟裘鳩聽後頗有些發愁:“扶蘇公子這個年紀,只怕比義父還難勸說。”

嬴華璋聽後忍不住說道:“你這老氣橫秋的語氣是怎麽回事?”

如果不知道的還以為菟裘鳩是扶蘇的長輩呢。

菟裘鳩擡頭看著嬴華璋有些疑惑:“你難道不擔心嗎?”

嬴華璋想了想說道:“只要不涉及生死就沒什麽好擔心的。”

扶蘇如果實在不適合當王,那麽就換一個合適的,他跟兄長親近是親近,但卻不希望拿大秦的國運開玩笑。

他看著菟裘鳩說道:“你所擔心的或許父王早就想到了一些,不必太過執著。”

其實嬴華璋也有些奇怪為什麽菟裘鳩就如同認定了扶蘇就是太子,是大秦的繼承人一樣。

就連嬴政都還處在對諸子的考察之中,為什麽菟裘鳩就這麽篤定呢?

菟裘鳩聽了之後沉默了一瞬,人很難不被歷史評價影響,後世一旦說起歷史上最倒黴的太子,那麽扶蘇一定有一席之地。

就算扶蘇不是太子,可提起來的時候大家的想法都是如果秦二世是扶蘇,或許秦國就不會二世而亡。

久而久之,菟裘鳩其實也有這種想法。

現在想來,或許是因為扶蘇在歷史上有記載,而其他公子除了將臣這位為全家自盡的公子還留下名字和一個故事之外,其他都再查不到。

扶蘇名字能夠流傳下來可能也跟後續有人打著他的名號造反有關系,而扶蘇公子的母親是楚國人的猜測也由此而來。

菟裘鳩看了看外面最後說道:“是我想太多,的確該順其自然。”

太子之位的人選是誰最後要看秦王,他在這裏上躥下跳的折騰再多也未必能夠扭轉秦王的想法。

那麽既然如此,他搞到最後給自己多加了一份作業到底是為什麽啊?

怎麽就這麽想不開呢!

菟裘鳩十分郁悶,一天做兩份作業之余還要給工坊做規劃。

這個規劃除了園區分布之外,還有支出預算,計劃預算這種東西算得上是龐大工程,可以說之前那些作業都不如這件事情來的麻煩。

尤其是其中很多預算都是彈性的,在以前沒人做過,並且工期都不太能確定的時候,做預算簡直讓人頭禿。

嬴華璋最後幹脆說道:“做什麽預算?錢不夠就去庫房裏取就是。”

菟裘鳩叼著筆杆含糊說道:“那不行,萬一花錢太多,賺不回來怎麽辦?”

嬴華璋嗤笑:“怎麽可能賺不回來?”

整個大秦他這都是獨一份,定價權都在菟裘鳩手上,他想賣多少就賣多少,哪裏可能賺不回來呢?

菟裘鳩看著手中的賬本,不是他說,這年頭的賬本真的讓人頭痛,最後他決定將賬本交給下人,讓他們定期匯總,自己這裏手抄一份留档,如果發現不對的地方就追責!

這麽一想頓時神清氣爽,他早該這麽幹了,以前沒接觸過的事情勉強自己也沒有什麽好處,他還不如多去工地看一看。

工坊的建設速度其實很慢,因為健全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身有殘疾之人,本身做事情就會慢一些,再加上土法水泥這種東西算是新鮮事物,大家用起來都不是很習慣,導致行動更慢了一些。

菟裘鳩也不著急就這麽慢悠悠的讓他們去幹。

於是等他傷好重新上值的時候,工坊剛按照他的吩咐將地基全部打好,下一步就是打樁蓋廠房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