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3頁)

將隊伍分成三個部分之後,所有人的訓練都變得簡單了許多,最多也就是二十個人互相配合,比五十個人互相配合容易多了。

這一次他們依舊是在竹林之中訓練,幸好當初菟裘鳩選的場地足夠寬闊,要不然很難放下這麽多人。

而在訓練之中,他也發現一個問題。

當初帶著五個人或者十個人的時候指揮並不成問題,遇到什麽事情直接吼就可以了。

然而現在人數眾多還隊伍分散,行進沖鋒的時候腳步聲,衣物摩擦聲都比之前大很多,菟裘鳩也只能加大音量,吼一天下來嗓子都啞了。

這麽搞下去不行啊,多來幾天他嗓子就別要了。

想要在這個落後的時代讓下面的人迅速領會他的指揮並且付諸行動該怎麽辦呢?

菟裘鳩思索了一下最好用的大概就是旗語。

其實旗語在古代已經有了基礎,兩軍對陣的時候將帥大旗會揮舞起來進行簡單指揮。

當然在戰國時期這種旗語還沒怎麽形成,所以菟裘鳩壓根沒什麽能夠參考的,最後也只能開始回想後世的小旗旗語。

旗語其實是個非常復雜的語系,菟裘鳩也不可能真的直接照搬,他需要的其實就是幾個簡單的命令,比如說前進、回撤、左右突襲,左右掩護等等,算下來十個命令已經能夠搞定了。

而這十個命令定下來之後,菟裘鳩需要做的就是定做兩把小紅旗,然後將旗語的各種命令讓什長記住。

什長再通過語言對士兵下令,畢竟行進過程中也沒有給這些什長打旗語的機會。

他一邊讓人只做了兩面鮮紅的小旗一邊開始做旗語讓這些什長去記。

一邊要訓練一邊還要背旗語,對於這些什長來說很艱難。

菟裘鳩擔心這些人會產生逆反心理,便鼓勵說道:“等這次比試之後我會盡量向大王奏請將旗語推廣全軍,到時說不定還要二三子前去軍中進行教導呢。”

眾人一聽瞬間精神振奮,在秦國這樣尚武氛圍下的少年郎有哪個不想上戰場建功立業呢?

只不過這幾天的訓練讓他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帶兵不易,而且看這個情況他們就算將來能夠進入軍隊系統也不可能上來就帶兵,能從什長或者屯長之類的做起就已經很不錯了。

若是出身高一點家裏看重一點,那就是會給安排一個比較安全的位置去鍍金,但砍頭立功這種事情也就別想了。

而且一般這種位置都是文職,比如說軍中的軍正。

所謂軍正就是秦國軍中的軍法官,負責勘定軍功以及解決軍中糾紛,同時也會視察軍中有無犯罪之舉。

然而大部分人都比較不甘心,他們還這麽年輕,向往轟轟烈烈,哪裏甘於平凡?

只不過為了父母和家族他們也沒有任性的權利,不過現在不一樣了,雖然他們或許不能帶兵,但若是連那些將領都要跟他們學習旗語,多少也能滿足一點年輕人的虛榮心。

最主要的是大家知道菟裘鳩不是亂說,他是真的能跟大王說上話,也真的獻上過東西。

有了這個做動力,大家學起來也都興致勃勃,菟裘鳩頗松了口氣。

然後他還發現人數多了,大家若是都穿一樣的衣服,什長和伍長發號施令的時候士兵很難第一時間找到他們的位置,尤其是行進過程中。

所以他得想個辦法區分一下,菟裘鳩摸了摸下巴,決定在肩章上做出區分。

按照級別高低顏色也做出區分,他肩膀上的肩章是紫色,什長肩章是緋色,伍長則是綠色,普通士兵是白色。

這個是參考了唐代官員服飾,正好這年代這些顏色都有,就它們了。

等什長伍長發號施令的時候,士兵只要去尋找他們肩膀上的肩章就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聽從指揮。

同時他還搞了編隊,一什一隊,肩章上繡數字,所以到時候不僅要看肩章顏色聽從指令,還要看是不是自己的長官。

這個不太好訓練,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分開訓練讓大家熟悉尋找肩章,然後合在一起練習。

好在菟裘鳩沒搞太多變陣,大家的站位不會有很大改變,挑戰還不是很大。

十天的訓練其實一點都不夠,而且這十天之中,菟裘鳩還發現另外三支隊伍經常會派人偷偷摸摸跟著他們,好像要竊取情報。

連斥候都用上了,他們這倒是越發像正規軍隊。

菟裘鳩覺得好笑之余一邊讓人反間諜一邊派人過去打探消息。

實際上也沒什麽好打探的,他驟然領了五十人的隊伍覺得頭痛,剩下三個什長也很頭痛,他們現在甚至想要搞軍姿和行進訓練都很難。

分著可以,合起來就亂成一團,到後來幹脆就放棄了。

菟裘鳩聽後嘿嘿一笑,他不怕啊,他手下有很多熟手可以老帶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