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88年夏,魯省公安局。

狹小的會客室裏,氣氛凝重。

薛明珠一身大紅色掐腰長裙坐在那裏,一頭長發挽在腦後顯得整個人溫婉嫻靜,她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神色坦然的看著隔桌而坐的男人。

男人才四十來歲,兩鬢竟染上了霜色。此時陰鷙的目光落在薛明珠身上,像一條毒蛇吐著芯子,恨不得將她吞噬殆盡。

誰也沒有想到,薛明珠竟然真的把她的丈夫崔志成送了進去,而且還數罪並罰直接判了死刑。

知道的人都覺得薛明珠面慈心狠,即便崔家做錯了事,但都過了那麽多年了,就算是塊石頭也該被焐熱了。崔家對她那麽好,不說感恩戴德,也不該做出這樣的事。

就是崔志成都不敢相信,“我對你那麽好,那麽愛你,你竟然這麽狠心對我!當年要不是我,你早死在黑省的冰窟裏了!”

薛明珠回了他溫婉嫻柔的一笑,神色坦然。

狠心嗎?也許吧。

至於崔志成說的救命之恩,薛明珠想起來都忍不住冷笑,“崔志成,你大概是忘了,要不是你,我們薛家會倒下嗎,我父母怎麽會被下放黑省,我又何至於大老遠跑去那裏?不去那裏,我能隔空掉進去嗎?”

說這話薛明珠幾乎是咬著牙根說的。

薛家在泉城也算名門望族了,她家祖上就經商,到了爺爺接手的時候也小有資產,但在抗戰期間捐出大半家產支持救國。建國後也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家族裏的子弟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拋頭顱灑熱血,可以說他們薛家舉家都是愛國人士。

後來革命了,為了保全薛家孩子,她爺爺要求家裏能下鄉的都去下鄉。那時候她弟弟薛明軒才四歲,不得已,薛明珠自己下鄉了。

即便如此,薛明珠仍是不少人想要攀的高枝兒,長相好,家世好,下鄉也是為了前程鍍金,人人羨慕。

而崔志成的祖父早年是薛家的管家,建國後雖然搬出去安家立戶,但跟薛家的往來一直不斷。

崔志成大了薛明珠六歲,還有個女兒,等薛明珠下鄉後更是打著哥哥的名義去看她。

薛明珠信了,以為他們就是兄妹情誼。

結果年歲漸長,崔志成表示想跟她處對象,薛明珠震驚不已,她哪會答應給人當後媽,直接拒絕了。

可事情過去沒幾個月,城裏突然傳來消息,說薛家被人舉報了,已經被抄家,留在泉城的薛家人全都發往全國各地的農場改造去了。

她的爺爺甚至沒走到下放地點人就沒了,而她的父母被下放到黑省漠河農場,半路上碰見大雪凍出了病,差點死在路上。

之後薛明珠請假去看望父母,這時候崔志成跳出來了,一路上對她噓寒問暖,陪著她撐過了那段漫長的路途。結果到了那兒她爸媽因為病情加重先後離世。薛明珠神情恍惚,回程的路上一腳踩進冰窟差點沒了命。

還是崔志成把她拽出來的,可病好了後她被告知傷了身子再也懷不了孩子。

後來崔志成和她媽對她噓寒問暖表示他們不介意這事兒,崔志成七歲的小閨女又是親親又是抱抱喊她媽媽,稀裏糊塗的薛明珠跟崔志成結了婚。

等革命結束,崔志成父子成功洗白,在從政的道路上扶搖直上。

所有人都覺得薛明珠是積了幾輩子的福,才遇上這麽好的一家子人。

丈夫體貼,公婆疼愛,繼女貼心,還不計較她不能生,多少人盼都盼不來的好日子。

曾經,薛明珠也是這麽認為的。

要不是她二月的時候打掃衛生意外掃出一封被揉碎的檢舉信,她這輩子大概都這麽稀裏糊塗的過了。

更令薛明珠不齒的是崔家人面對她的質問並不在意,還恬不知恥的承認了,甚至覺得她時隔多年翻舊賬挺不識好歹的。

所有人一夜間翻了臉,公婆不是公婆,丈夫不是丈夫,繼女也不再是貼心小棉襖。

薛明珠哭過,崩潰過,絕望過,也向身邊親近的人求助過。

可是他們嘆氣之下,只會無奈地勸她:“娘家沒了總得靠著婆家過日子,繼女大了不用她操心,早晚得嫁出去,婚都結了那麽多年了,就別折騰了。他們肯待你好,你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日子總得過下去。”

但薛明珠偏不!

溫柔善良的後媽她不想當了,這日子她也不想過了,誰讓她不痛快,她就讓誰不痛快。

薛明珠混沌了十幾年的腦子就像大冷天的被人澆了一盆冷水,突然間變得無比清醒。

既然知道了這事兒怎麽可能當做什麽事兒都沒發生過。

他們薛家人在有些時候就是認死理,被人欺負了就得還回去。

薛家人的尊嚴和驕傲哪怕她再單純癡傻也牢牢的記在骨子裏,父母親人的大仇不報她這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