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鎮守者人選

遠渡重洋,飛抵兩百多年沒有來過的家鄉仿徨島,張玄安心頭沒有近鄉情怯的感受。

他當年活得豬狗不如,命如草芥,是師父將他從爛泥溝救出,費了極大心血教導,給了他不一樣的精彩生活,他可以為師父賣命,對家鄉冷漠得像路人。

他不想讓師父失望,還剩近二十年時間,他已經將都城緝捕司交還給師姐,無官一身輕,四處遊歷,希望能找到突破的契機一舉晉級六階,為師父掙一個大大的臉面。

當初師父外出之前找他和好些人談話,對他們寄予厚望。

葉為隱那小子太心急,前年沖關不過,停滯在五階圓滿,在下界基本上無緣六階了。

張玄安行走在鄉間村路,看鄰裏為了雞毛蒜皮吵架,看婦人為缸內無糙米哭罵沒用的男人,看孩童偷別人地裏的山藥蛋,看人間悲歡,看底層的苦難掙紮……他像個透明的過客,漸漸地回憶起許多他刻意忘記的過往。

或淋著大雨,或頂著烈日,仿徨島上心仿徨,他終於對自己的陌生家鄉生出一種特別情愫。

說不清道不明,或許是他從小就缺失的感情。

捧了一把當年自家院子現今不知是誰家菜地的泥土,張玄安用一個空玉瓶裝好,走進海邊的仿徨城,租住一家臨水院子,每天到處走走看看,他想多呆些日子。

這地方二十年後,又將成為無數修士的囚籠,隨著靈氣沒落,一個個老死後還於天地,到時又充滿戾氣和無法化解的怨氣,新的輪回即將開始啊。

某個秋日早晨,張玄安獨立海邊礁石,看著出水的朝陽陷入片刻恍惚。

他似乎捕捉到了太陽化火的演化,那跳躍的光波,令他深深著謎。

或許,他能借助一絲靈感,參悟出比火行規則更高的火域。師父曾經開玩笑說過,他是個被劍修耽誤的修法人才,讓他盡管做回自己,不要有甚麽顧忌,可他就是垂涎劍客的瀟灑絕倫和強悍實力。

返回客棧,張玄安一次交足二十年的房錢,他走進客院靜室,開啟陣法閉關了。

也是在秋天,外出征戰多年的韋敬傑和陳重等五人返回宗門。見多了殘酷生死的他們,有幸見識了觀主一劍鎮壓群雄的絕世風采,面對同門問候,他們皆有種恍如隔世的感慨。

晨鐘暮鼓,瑯瑯經聲,是這世上令他們心安的慰藉。

老道觀西殿。

山長與觀主商議他們渡劫飛升上界後,對仙靈觀的安排事項,給幾重寶庫分別設置什麽級別的禁制,鎮守者如何安排等等。

他必須趁著觀主在宗門的時候,提前商議落到實處,要不然觀主往外面一跑又不見人影,他找誰去?

「這些小事,你可以自己拿主意嘛,鎮守者……你有甚麽人選,直接叫來我瞧瞧。」

張觀主笑道,他當甩手掌櫃習慣了。

以仙靈觀在大安朝的獨特地位,要一個鎮守者名額是理所當然。山長當然有鎮守者人選,否則等觀主安排黃花菜都涼了,他特意提前了幾十年進行考察,這個人至關重要,首要一點是品行過關,其次是在同階中戰力不俗,再次是毅力過人,能經受五百年靈氣潮落的困苦。

即使有他們提前布置的聚氣陣法,能夠維持最低限度的靈氣,但是鎮守者長期一個人枯守,修為一點點跌落,是一種極其考驗心志的折磨。

「觀主稍等,我叫他們前來。」

山長走出西殿,在門外發出傳訊,召集兩名人選速來。

不多時,兩人隨著山長走進殿內,朝坐著的觀主行禮。

山長介紹了兩人,傳音道:「戴行,修行一百五十余年,五年前晉升金丹後期,是下林村人氏,火行資質優異,性格堅韌,

經受住我布置的多項考驗。

張天得,修行一百四十余年,十年前晉升金丹後期,是張家莊人氏,木行資質優異,人品和性格經受住多項考驗。」

張聞風聽說叫張天得的年輕人是張家莊出來的修士,便知道山長屬意誰了。

泛泛地問過兩人幾個問題,便打發兩人下去。

他暫時不表態立誰為鎮守者,待伺機堂調查拿出詳實卷宗之後,他再做決定不遲,信任山長是一回事,事關宗門的延續,慎重點為好。

或許,到時請遊老幫著測算一二。

年底時候,十多年前便晉級五階又重新執掌伺機堂的莊玉,交給觀主一份詳實卷宗,通過各方面比較戴行和張天得兩人的品行、潛力、毅力等等。

張觀主一項項看下來,心中大致有譜,只等遊老看過人之後再確定。

「師父,玄安師弟在仿徨島閉關四月未出,似乎是找到了突破的契機,我已經安排葉為隱前去就近保護,防著有人在關鍵時候搗亂。」莊玉匯報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