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開爐煉藥,熬煮升丹

東殿進門是廳房,裏間是師父的寢房,還有一間書房和一間藥房。

張聞風打開右邊藥房,一股微沁中藥香味撲鼻,即使師父仙逝,房間經常打掃擦拭,很幹凈沒有發黴氣味,他用毛巾再擦一遍藥碾子,清理幹凈焙烤藥物的黃銅爐子。

點燃銀骨炭,焙制了兩味藥材。

花些時間,將藥包中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碎小塊。

他目前修為有限,體內還不能生出木味真火,手頭靈氣石也不能多到供他任意揮霍,煉藥爐子更達不到典籍中記載的珍品級別,他只能老老實實用傳統的熬煮升丹法。

將三份藥材碎塊分別裝進三個棉布袋內。

來到後山一條開鑿出來的棧道,斜走下去十數丈,打開建在巖石上的煉藥石窟。

有近三年沒曾煉制過藥物,煉藥石窟內裏氣味不甚好聞,敞開透氣。

打來清水擦拭灑掃幹凈,特意將笨重高達六尺的煉藥爐仔細清洗幾遍,用大木桶挑了三次靈泉水,灌滿角落的石水缸,將幾袋子銀骨炭搬運進來,準備工作完成,也到了中午。

吃完午膳,在西殿喝茶的時候。

張聞風道:“我這兩日煉藥,師姐,你有空了來幫我照火替換一二,我想試試,能不能煉制出修士服用的‘清氣散’。”

他目前的修士身份,已經與回歸山門的師姐說過了。

山上修行的道士,不會搶著去給同門幫忙。

即使張聞風身為觀主,在挑水忙碌時候,歇下來的二師兄也不會主動要求替代挑水。

因為說不定觀主挑水是在進行某種修行儀式。

胡亂插手同門的私事,是大忌諱,除非本人親口相請協助。

嶽安言點頭笑道:“成,我幫你打下手照火。今日上午,左近鄉鄰沒人上山求醫,觀主你的法子管用。”

十道九醫,他們都當過師父的照火藥童,對於熬煮煉藥不陌生。

煉藥特別費錢,當年他們師父通過給貴人瞧病畫符賺到的銀兩,大半都購買藥材,制成各式各樣能提升後天修為的增補類丹藥、藥粉。

為求突破,老觀主嘗試過好些法子。

二師兄笑道:“待我下午去界橋村考核學徒回來,也想去觀摩觀主煉藥,不會打擾吧?”

“只要你得空閑,盡管來就是,沒甚避諱的。”

張聞風喝完茶水,又道:“二師兄,麻煩你起一卦,幫我算算,今日什麽方位懸鏡?何時啟火開爐煉藥最佳?”

古代修士煉丹,須齋戒、頂冠、披道,跪捧藥爐。

禱請大道天尊,再行入山。

還得提前測算吉日良辰,藥爐插置寶劍,懸掛古鏡等,有一套很復雜的儀式。

現今沒那麽多講究,卻也會算一算吉時啟火,以求得煉藥順利。

不管是心理安慰還是真管用,懸鏡置劍的規矩保留著。

“好說,稍等。”

二師兄在眾多師兄弟中,蔔卦技藝最精。

他幹完活後沐浴過,站起身打水凈手,自袖內取出搖卦用的包漿發亮褐黃色古龜殼,和三枚古錢幣,將龜殼背部向下,龜板朝上,三枚錢幣放入龜殼內,雙手掌心合住龜殼兩端。

口中默念問卦,上下左右分別搖晃三下龜殼。

傾斜龜殼一端松開左手掌,將錢幣散落在案桌上。

待錢幣靜止,查看三枚錢幣的陰陽。

如此六次之後,伸手掐算一陣,然後重新搖卦下一輪,房間內三人沉默無語,只有錢幣碰撞發出的叮當聲響。

良久後,二師兄收了龜殼和古錢幣,道:“觀主屬木行,今日宜於申時二刻啟火開爐,西北方位懸鏡。”

張聞風取出三文銅錢,遞給二師兄,笑道:“善!”

二師兄收了卦金,三人繼續煮水泡茶,閑聊道觀內外的事情。

申時初,張聞風攜帶藥材包和一只看時辰的沙漏壺來到煉藥洞窟,再檢查一遍煉藥爐子上下,確認無誤之後在洞窟內負手踱步。

待時辰到,先在西北方位的石壁懸掛青銅八卦鏡,將以前用過的那柄佩劍插在藥爐側面耳孔內,用銀骨炭順利啟火,兩樣儀式之後,再抓住飾紋爐蓋兩端的爐耳,雙臂運力,將沉重的蓋子給揭開放到附近石案上。

這件祖傳下來的煉藥爐子,擦拭得呈暗黃色,材質非金非玉,古樸厚重。

爐子內另有玄機,安置在中間的是一個碩大容器,用來盛水潤藥控溫,名叫“水鼎”,將水鼎從爐子內起出,下方是稍顯扁平的“懸藥鼎”,用來放置藥材金石等物品。

主鼎爐的圓弧形邊緣,有均勻分布的九個拳頭大凹陷“丹室”。

最後煉藥的成品,不管廢藥還是好藥,將出現在九孔丹室內。

拆開一個藥包,把九味藥材碎塊放置在懸藥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