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家伐魏

長安城,城主府。

神色疲乏的花念柔仍在伏案勞作,自戰事擴大以來,每日她要幫忙處理的情報也多了許多。

在書齋已經不滿足工作需求,所以她也搬來了城主府,幫助陸元化處理一些機要之事。

如此每日勞作,花念柔看著也憔悴了許多。

但她的心情無比振奮,以至於忙碌起來,也充滿了激情。

在不久前,北魏名將賀蘭張月起兵攻伐潼關,蕭玥據城而守,與之僵持,但形勢非常不利。

蕭玥的勢力雖然多了秦州和涇州兩處據點,但這是退路,卻不能給蕭玥任何支援。

只有蕭玥一支軍隊和北魏對抗,除非蕭玥再次創造奇跡,否則潼關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當時,陸元化已經著手準備實施第二套計劃,即放棄潼關,一路西進。

西進和東進都是同樣的策略,以空間戰術拖垮北魏。

這樣的戰略核心都是因為北魏皇帝比較昏聵無能,沒有能力掌控屬下,所以他們只需要保住有生力量,不管是戰勝還是戰敗,都不會虧。

陸元化已經做好了動員,長安百姓隨時可以跟隨軍隊一起向西撤離,蕭玥也完全能夠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保護這些平民百信。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重磅消息傳來。

南梁皇帝在皇位還沒坐穩的時候,力排眾議,調遣了五萬精兵,興兵北伐。

好吧,這有點像是個笑話。

南梁北境能調動的軍隊有五十萬左右,其中包含一些後勤人員和輔助人員,真正的能戰之士,大概是三十萬左右。

這樣的兵力並不弱,甚至可以說比之前都強。

蕭昭在軍隊這方面的投入從來不小,這也是他留給蕭瑟最寶貴的遺產。

當然,他並不想留就是了。

國與國之間的戰鬥,往往不會輕易開啟,一旦開啟,那必然是舉大軍一起沖。

逐次增兵乃是兵家大忌。

陸元化本來以為南梁皇帝在跟他開玩笑,五萬兵馬開國戰?

你擱這鬧著玩呢?

然而,就是這五萬兵馬,在一個不知名的鬼面將軍的帶領下,從東豫州入北魏,一路勢如破竹,攻城拔寨,勢不可擋,短短半月的時間,竟一路打到了司州,有威逼洛陽之勢。

要知道,東豫州可是南北重要的邊境,北魏有二十萬大軍鎮守,守將拓跋狩也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皇族將領。

他不可能當內鬼,也很有實力,二十萬軍隊也都是善戰之士。

可偏偏,在那場戰鬥中,鬼面將軍以四分之一的兵力戰而勝之,還斬了拓跋狩這名大將。

就兩個字,離譜!

這一戰,嚇得北魏皇帝屁滾尿流,數道軍令調遣賀蘭張月,賀蘭張月不得不調兵回防,潼關之圍才剛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而蕭玥也沒有讓人失望,在察覺到賀蘭張月的動向之後,她大膽地主動出擊,一路尾隨著賀蘭張月的軍隊,不斷襲擾,截獲了不少輜重,斬敵無數。

傳來捷報的並不只有這兩路,一直龜縮益州低調發育的劉堅,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竟然也興兵北伐,從白水,打到了隴西郡外,跟蕭玥的征西大將軍一南一東,對隴西郡形成了包夾之勢。

這些情報匯聚到一起的效果就是陸元化的戰略又沒用了。

他簡直是要懷疑人生。

作為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文人,陸元化常常以孔明為榜樣,誓要成為蕭玥的臥龍。

跟了蕭玥之後,他把內務管理的井井有條,長安在他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榮之景。

但在軍略上,每次他有個什麽計劃,馬上就會有好消息來毀掉他的計劃。

偏偏這都是好消息。

不用搬家了,不開心嗎?

陸元化很想吐槽,當然,他也很高興。

也許在他有生之年,真能看到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盛景。

看到三份戰報的時候,陸元化都忍不住老淚縱橫。

北地自衣冠南渡之後,已經淪陷了數百年,如今終於有收復的希望,這讓他怎能不激動?

同樣激動的還有生活在北境一直遭受胡人欺壓的漢人。

人們奔走相告,軍隊也是氣勢如虹。

三支軍隊,是三個陣營,但這一刻,他們都很有默契地在一致對外。

這些日子捷報頻傳,花念柔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情報,匯總需求,還有配合宣傳。

工作很多,但她完全不覺得累。

只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還是不免想到了林毅。

自林毅帶著他的夫人們離開長安,已經快一個月了。

沒有林毅在的日子,時間雖然過得很快,但有時候花念柔也會覺得過得很慢。

她知道,林毅已經有了妻室,她多半是沒有什麽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