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豪傑(第2/3頁)

江舟沒想到,竟然在這裏讓他遇上了此人。

雖然那病夫說的有些過,但剛才這鶴沖天卻實是擺明在向自己示好。

這又是為什麽?

……

江舟疑惑之時。

刀獄外,江都城。

楚軍破城,江都城中,百姓戰戰兢兢、提心吊膽,本應出現的蕭條並未出現。

反而頗有更盛之勢。

街上、坊市中,四處是人流湧動,熱鬧非凡。

不過相較於之前,城中卻多了許多攜刀帶劍,勁衣短打的江湖中人。

也不乏衣袂飄飄、個個是人中龍鳳一般的年輕男女,與各色奇裝異服的僧道俗流。

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仙門中人。

往日裏因大稷鐵律所限,江湖綠林人物、仙門中人,都少在俗世鬧市中出現。

此時卻像是開了閘般,都湧了出來。

光明正大,合於俗流中。

此時,處於洞庭湖畔,鬧市之中的瑯嬛福地,也早已重新開張。

一點紅在碧雲樓中學藝,此時卻是紀玄接管了此處。

相比於之前除了一些想要攀附江舟之人外,無人問津的瑯嬛福地,此時卻是門前賓客往來不絕。

看裝逼,多是些江湖綠林中人,偶爾間雜著三兩氣度出塵的仙門之人。

有幾個身著短打,腰懸兵刃之人,走進鋪子。

在櫃台後招呼著客人的紀玄轉頭看了眼,便如若無事,轉了回去。

過了一會兒,送走客人,才對那幾人不著痕跡地使了個眼色,便直入瑯嬛福地後院。

隨後不久,便有人從後院院墻翻進來,正是之前那幾個人。

“紀先生。”

幾人恭敬地對紀玄行了一禮。

紀玄點頭道:“幾位兄弟到這裏來,是有什麽要事?”

他本就是江湖中人,跟隨江舟後,在江舟的默許示意下,利用江舟身份的便利,在江湖上交了不少“朋友”。

如今算得上是江湖綠林中的一個不小的勢力。

“紀大先生”的名頭,在陽州綠林道上,也是十分響亮了。

不過也一樣因為江舟的身份,紀玄並沒有打出旗號,擺明車馬地建立勢力。

只是憑著恩威並施,廣結善緣,讓那些受其恩惠、敬其為人的綠林中人,在江舟需要的時候,為其所用罷了。

這瑯嬛福地,便是他與江湖綠林中人聯絡的一個據點。

一但有人找來,大抵就是有事相求了。

幾人相視一眼,其中一人便道:“紀先生,應當聽說過南楚招賢令?”

紀玄目光微閃,表面上卻仍是一副不喜不怒的淡然神情,看不出什麽異常。

朝幾人擡了擡手道:“幾位兄弟先坐。”

這幾人頗有些受寵若驚地坐下,紀玄才道:“南楚招賢令?自然是聽過的。”

“聽說早在數月之前,那楚……楚王就已經頒布招賢令,廣招天下俊傑,儒門學子、仙門真修、綠林好漢,不拘出身,不問來歷,但有一技之長,都可揭令應招。”

南楚招賢令,已經出現一段時間。

當初那書生徐文卿離吳,就是不願為南楚效力,也不願見昔日同窗為虎作倀,才來江都應考。

而如今江都城破,陽州近半之地陷落,這南楚招賢令,自然也跟著在這些地方散布開來。

說起來,江都城如今能如此熱鬧,看起來比之前還有繁盛幾分,便是因這招賢令。

不僅是普通百姓、綠林好漢趨之若鶩,就是儒門學子、仙門弟子,都有不少人為此而動。

也有不少人痛罵那些人不忠不孝,沒有氣節風骨。

但紀玄久隨江舟,聽他說過一些事情。

也大概能理解這種情形。

用公子的話來說,就是在大稷之下,大部分人的階層早已固定,上升無望。

而此刻楚王雖是“叛軍”,卻正因其叛,才打破了過去的固有階層。

為了擺脫大稷的影響,更為了壯大自身,頒出一個不問出身來歷的招賢令,也正是給所有人提供了一個晉身之階。

這是對普通人來說。

而對於仙門,就純粹是因為過去大稷的鎮壓太狠。

此時楚王如此作為,就相當於搬去了他們頭頂的大山,解開了他們身上的鎖鏈。

這還能不出來蹦噠兩下?

紀玄心念轉動間,表面不動聲色,說道:“幾位兄弟此來,難道也是為了揭那招賢令?”

說實話,他並不希望自己這些兄弟去應詔。

因為他清楚自家公子對楚王並沒有好感,甚至還有仇怨。

恐怕日後難免要分出個生死。

幾人相視一眼,說道:“紀先生,實不相瞞,我等此來,確是為招賢令而來。”

“除此外,我等還想請紀先生與一道前去。”

“如今楚王求賢若渴,紀先生您一身武功威震綠林,座下還有鐵大俠、紅女俠、遊氏四雄這等高手,在道上德高望重,一呼萬應,若是能為我等之首,帶領我等前去,必能為楚王看重,謀得一個好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