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落定(第3/3頁)

他朝上首那大和尚,也就是大梵寺六如之一,有寶日如來之稱的大梵方丈,與邊上高冠羽衣的長須道人,龍虎道尊,和天上神女般的玄母教主。

“舍此外,便是半妖殷羅、神都金闕司典女官澹台金明可比。”

“看他今日之勢,也是入聖在即,年不過甲子便已入聖,無論其‘道’高下,也足堪造就,”

“何況其同門謫仙人李白,與這法海,更遠在其上,縱是那丁鵬,也頗有潛質,”

“那方寸山雖虛實難測,但有此數人,已然足以立世。”

“何況此人似頗有王風,交遊廣闊,方丈與道尊、教主三位高徒如此人物,也與其交好,執塵劍主如此傲氣,都對其頗為服氣,”

“南州楚亂,足見其力,虞國之敗,足見其謀,如此人物,縱起於微末,卻已有據天命之勢,我等再扶上一扶,日後或是截斷大稷國運的最鋒利之劍也未可知啊。”

他話到此處,朝一方看去,那裏有個身披蓑笠的老叟,笑道:“若沒記錯,釣叟道友當也早有此念才對。”

這老叟正是當初在江都城中與癲丐僧垂釣的老翁。

釣叟聞言微現苦笑:“老朽當初也不過是看中其資質,又在朝廷為官,頗得器重,想讓其代老朽執釣,入稷扶王,截取一分氣運罷了,如今看來,卻是老朽走了眼。”

眾人笑道:“道友言過了,說來道友還是最先發覺此子之異者,可謂是慧眼。”

有人看向玄母教主笑道:“我看可以,旁的不說,似乎教主高徒,與此子頗有……呃,情誼啊?僅以此論,許他天命九數之一又何妨?”

“哼。”

玄母教主卻是冷哼一聲,朝那人掃了一眼,頓時令其感到整個天地都在向他壓來,不由神色一滯,立即住口,面現訕訕之色。

“不妥,此子桀驁,難以駕禦,且方寸山玄虛難測,變數太大。”

這時有人反對道:“不過,方才所言倒是在理,此子雖非良才,但其大勢漸成,不用可惜。”

有人問道:“道友此言何意?”

此人笑道:“我知此子門下,曾有一人,在陽州嘯聚綠林,本是不值一提,但我曾偶遇此子,憐其赤心,便出手指點,如今也算小有氣候,”

“江姓子雖桀驁不馴,卻頗重情義,他日事起,當會相助,如此,其勢可為之所用,若再得我等相助,當可據天命九數之一,承續虞國之運。”

“哦?竟有此事?”

眾人詫異,紛紛詢問。

此人一笑,細細說來。

稍候,眾人笑道:“如此說來,這王重旸當是最佳之選。”

“莫如便選此人?”

“可也。”

“善。”

眾人紛紛應和。

這等分裂天下之事,便在這十數人口中一言一語便就定下。

“此議可決,當務之急,我等便是要找出那王平了,若無其入稷繼代,一切休談。”

於是眾人又再一言一語計議起來。

……

兩江口。

大戲似已落幕,能走之人,都已散去,不能走的,也都被“法海”帶走。

江舟卻仍坐在水寨橫木之上,曲輕羅赤足淩江而立,似在遠眺江景,卻是在守著江舟。

襄王也派了上百艘走舸江周遭圍住,以防不測。

沒有仙門這些攪屎棍,對岸的虞國水寨已經不在他眼中。

縱然一時攻之不下,也不怕其翻起大浪來。

只要死死困住,不出月余,虞國大軍定要斷糧,其實便能不戰自勝。

陽州自此可定。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江舟,此時卻正陷入一種奇異的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