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悵然若失。

當象寫下最後全書完那三個字的時候,居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說真的,居然有點舍不得。

這本書起初我沒有想過會寫這麽長,但結局時卻又感覺短了。

關於完結篇,其實象還有些伏筆想要串起來,但最終考量後沒有接。

其實萬劫始祖本應也有一段故事,講述世界之海和萬劫大陸的關系,把一切的起源說清楚,才能扯到最後的終焉。

但後來象想了想,也許並不需要那麽復雜,這本書也許有幾個深度的小故事,但主旨只是一個可愛的莽夫打穿世界,和朋友們達成完美結局的故事。

當故事進行到末尾,其實是有很多不落俗套,並且極有深意的結局可以選擇的,但我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最俗的,最直接的方式迎來完美的結局。

因為我想起了寫這本書的初衷,並沒有想講述什麽深奧的故事,也沒有想要探討深層次的人性哲理,只是希望能夠將遺憾彌補,希望能夠迎來圓滿的美好結局。

俗,我承認俗。

但我一想到陸晨最後一家人在某個世界的湖畔,欣賞著風景,飛鳥點過湖面,微風蕩起他們的發梢時,我就覺得也沒有那麽俗了,沒什麽不好的。

如陸晨遊歷人間時所說的,也許這便是極好了。

在故事末尾,象寫死了不少配角,卻又在陸晨的行為中幾乎是直白的‘暗示’了這些人沒有死,其實從閱讀情感上是有沖突性的。

也許會有兄弟會覺得既然那些人反正都不會死,那寫他們苦戰廝殺豈不是沒有必要?

但象感覺如果什麽都不交代,直接就進入大結局,讓陸晨把一切敵手砍死,那也太過敷衍,而且也顯得歷代先民的奮鬥很廉價。

是的,也許他們會復活,或者根本沒有死,但他們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守衛家園的,而這種決意我認為是人性的一種光輝,應當被寫出來。

而不是一句簡單的某某某些人死了,最後結局又說XXX被復活了。

正如陸晨所說的,那凸顯了對生命的不尊重,象不希望那些重要配角最後的光輝被敷衍過去,所以給了些筆墨。

陸晨最終的勝利絕不是他一個人的,如果沒有歷代強者的死戰,沒有他同代朋友們的拼搏,他根本沒時間達到最後的境界,所以象在最後篇幅著重刻畫了配角。

象寫結局時思考的另一個問題便是,要不要復活那些在界外戰場歷代戰死的強者,我本意上最初是不想寫復活那些人的,因為會有著團員後就過家家的感覺,先人的戰死決意就變得有點怪了。

但後來我想了想,也並非是所有強者都是經歷足夠精彩的人生後,沒有遺憾的在戰場上懷著崇高的決意戰死,那些被大勢裹挾,對世界抱有遺憾和留戀的強者也很多,他們被卷入這場由常理之上的不合理造成的戰爭,本身就是不公的。

高覺悟的存在很少,想活下去不是什麽錯,如果他們渴望新的生活,那便也應有這個權力,所以陸晨會問詢,他並非是無差別的復蘇了所有在這場古今戰爭中的強者,只是復蘇了想要歸來的那一部分。

總的來說,逝去的應當被尊重,希望活著也並不可恥,選擇權不在陸晨,而在那些強者們,這是我認為陸晨能給予先民最大的尊重了。

還有人問我,為什麽萬劫之源就是絕對的惡,這個東西有什麽代指嗎?

如果非要說的話,萬劫之源也是有代指的,從古至今都存在的‘惡’,並讓一代又一代英雄對抗,常人也在對抗的東西,那便是萬劫之源了,當然,這個東西是什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說完了這本書的終章,再來說說其他。

其實作為無限流小說,這本書顯然是另類的,因為它的每個副本都太長了,這個跟象的寫作風格、筆力限制都有關。

許多兄弟萌可能會覺得象是在水文,所以才能有如此字數,但完本後象也在反思,是否有真的在水文。

答案是不敢肯定,因為象主觀上是沒有水文意思的,而是大綱放在那裏,有時候寫著寫著就展開了,並且因為每日更新字數過多,可能在不經意間多出了些沒必要的填充。

說到底,保量不保質,這個在所難免,不過象自認還是有好好在講故事的。

在故事的後期,象其實原本是還有一個世界的規劃的,但最終取消掉了。

一方面是因為這本書已經寫的夠長,陸晨的戰力也已經很高了,以他之前成長的速率,直接突入大結局似乎也沒什麽問題,若是再多一個世界歷練,反而有種不夠無敵的感覺了,也就是爽感不夠。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象確實也浮躁了,可能看書的兄弟萌也是如此,畢竟一本書這麽長,追了兩年,可能很多兄弟們最後也只是想知道結局如何,也算是一種信念在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