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子貴妃(12)

趙禎十三歲登基,比起其他宋國君主,妃嬪實在少得可憐,他不是第一次做父親,事實上龐妃所生的小公主也不是他第一個孩子,只是其他的孩子都沒能成活。

按照皇室的規矩,早夭之子不計其名,所以雖然前頭已經有了好幾個“長公主”,但如今宮裏也只有一個活著的小公主,趙禎有一段時間接連喪了三個孩子,在十七八歲精力最旺盛的少年期,他有整整一年都沒碰過女人,後來大約是想通了,也有可能是不想去想了,納了龐妃,又封了兩個美人,偶爾也去宮外獵艷。

宋朝開國不久,正是鼓勵生育的時候,貧家急著嫁女,富貴人家也怕耽擱花期,正當年紀的婦人生產都是在過鬼門關,更別提那些身骨都還沒長成的少女,不是沒人知道少女不適合生育孩子,但在上層階級平均壽命都不過六十的時代,誰家能把女兒留到根骨長成的年紀再出嫁?

例如包拯,他的原配夫人就是早逝,朝中的士大夫們十個裏也有八個續過弦,這還是生活比較優渥的階級了。

帝王少子有時候也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妃嬪入宮的年紀都很小,少女的那幾年是得寵的花期,而等到了生育的最佳年紀,已經算是後宮的老人了,入宮的新人仍舊青蔥水嫩十五六,生下的孩子豈有健康的道理,古來的多子君王,其實多半都有些喜愛年長婦人的癖好。

趙禎至今還沒生下皇子,倒不是他貪圖新鮮,而是和郭皇後一批的妃嬪大多喪過孩子,他不大願意去,偏偏這些人的年紀才是最合適生養的,之前他沒有親政,大臣們也只好從後宮方面催促他,越催越喪,越喪越催,成了個悲劇的循環。

對於既醉懷孕這件事,趙禎極為重視,洞房也省了,太醫院在職的太醫在殿外直接排成隊,得出的結論大差不離,娘娘身子骨非常健康,脈心有力,沒有絲毫不好的征兆,加上……前頭還生過兩個孩子呢,這第三胎理應更加順遂。

趙禎聽了滿耳朵的生育醫理,看著愛妃妝容精致的美人面,腦子裏忽然升起一種不合時宜的念頭:怪不得民間生育過孩子的寡婦受人追捧。

想起寡婦,就想起那個死掉的陳世美,趙禎不怎麽介意陳世美這個死斷袖,但確實有一點心虛,畢竟愛妃當初來到汴京的時候,陳世美可還沒死呢,雖然其中的因果比較復雜,但從結果來看,他殺人奪妻的事跡也許是要被記入帝王野史裏的。

罷了,後世的事,交給後世去議論吧。

既醉原本還想等太醫走了之後再蹭點龍氣補補,卻不料平日裏一勾就上手的趙禎忽然立地成聖,別說是給龍氣,就是被摸一下手都立刻縮回去,躺在既醉身邊,扮演一根木頭。

既醉撩撥了許久,木頭忽然背過了身去,口中喃喃有詞,既醉攬住這根堅貞不屈的木頭,舔了舔他的耳垂,把耳朵側過去,卻聽他在念清靜經。

趙禎的記性不錯,清靜經背得一字不差。既醉聽得索然無味,踹了這木頭一腳,也躺平睡了。

隔日趙禎就宣布了這個好消息,昨天宣太醫的動靜本就不小了,藏著掖著只會引人注意,何況懷孕這種事情在後宮裏是少不了的,就算是今年,除了順利生產的龐妃,宮裏還有個才人懷孕五個月沒保住流了胎。

反倒有人因此高興,畢竟寵妃有孕,得耽擱一年才能承寵,一入宮就成貴妃,這位新主子來得氣勢洶洶,卻一入宮就失了一年聖寵,去年龐妃有孕,如今出了月子,不也被冷待了?

至於即將生下來的孩子,後宮的妃嬪都有些麻木,這些年宮裏死的孩子真不少了,何況就算生下來,萬一是個二公主呢?倒也很少有人在意。

郭皇後雖然在意得不行,但上次被當眾斥責,甚至貴妃入宮都不允許她去觀禮,她倒不是笨人,知道官家是在防著她對新人發難,太後那邊又實在指望不上,所以她雖然惱恨,但總算沒有立刻做點什麽。

就在後宮各處都在觀望,看官家下一個寵幸誰處的時候,立秋當夜,劉後宮裏傳來聲聲悲泣。

原本被診斷還有二三年壽數的劉後傍晚時忽然念了幾聲昭陽,那時宮中的仆婢並沒有放在心上,不料晚間準備給劉後擦洗時卻發現人已經僵了,消息傳到趙禎宮裏的時候,趙禎人不在,正在前殿聽大臣奏事,他這些日子十分勤勉,力求在朝政上花光全部精力,免得佳人相邀時,還有余力起反應。

驟然聽聞噩耗,趙禎愣了片刻,悲痛還沒浮上心頭,腦海裏卻忽然浮現出方太醫離宮那日的身影,方卿他那天……好像挎著藥箱跑得飛快?

將胡亂的思緒撇出腦海,趙禎終歸還是發出了孝子的哭泣聲,坐也坐不住了,腿一軟跪在地上,哀聲痛哭起來,奏事的兩個大臣連忙相扶,跟著落了幾滴淚,還哭著勸慰君王不要悲痛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