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3/3頁)

消息散播開來的時候,胡長祥才明白,他寫的那個鄭字,到底是何意了。

人老成精,胡濙的確是老了,可是腦袋還是不糊塗,他知道鄭王的下場,所以提前給陛下準備好了灑水洗地。

朱祁鈺可以任由自己的墳頭上堆滿了垃圾,但是胡濙不允許陛下的墳頭上堆垃圾。

朱祁鈺放下了馬鞭洗手,對著興安說道:“這老狐狸算死了襄王回來要給鄭王求情,算死了朕要給襄王一個面子,給鄭王一個體面,算死了鄭王最後會選擇自縊,這一步步的,都給他算的死死的。”

“得虧他是個諂臣啊。”

胡濙要不是個諂臣,誰在台上支持誰,若非如此,那大明朝堂中,有這麽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給他下絆子,他不狠狠的摔幾個跟頭兒才怪。

“不對,朕以前對他的評價不對,他也不是是個皇帝就這麽費力氣下功夫的,到底還是有恭順之心,嗯,是這樣,一定是這樣。”朱祁鈺甩了甩手,對胡濙過往的評價做出了一些改變。

胡濙也不是誰都如此費心盡力的伺候,比如在原來的歷史線裏,明英宗朱祁鎮發動了奪門之變,拿到了皇位之後,胡濙就致仕,不伺候了。

以胡濙在朝堂上站了五十年的經驗,真的要留下,明英宗有辦法對付胡濙?

明英宗連明代宗死後的唐貴妃都拿捏不了,還想拿捏胡濙?

在朱祁鈺這個黑匣子裏,忠誠這個參數的系數並不是很高,只要給大明辦事,對大明有利,就是對朱祁鈺沒有什麽忠誠可言,他也會讓他繼續為大明效力。

比如大明最大的肥肉、人人都知道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現在在長江疏浚水路的巡河總督徐有貞,對朱祁鈺忠誠嗎?

顯然徐有貞沒有一絲一毫的忠誠,但就是能治水,那徐有貞自己不作死,朱祁鈺也不會拿他怎樣。

朱祁鈺不計前嫌,還想讓徐有貞回朝做官,徐有貞自己不肯回來的,讓朱祁鈺可惜了很久。

“其實盧忠這個從無數繁雜、龐大的消息中,抽絲剝繭尋找線索的能力,是一種很強的軍事天賦。”朱祁鈺回到了案前,說起了最近辦案的盧忠。

朱祁鈺以前問過盧忠要不要脫離錦衣衛衙門,畢竟錦衣衛這個衙門,名聲不好,而且上限不高,從錦衣衛換到軍事口去,封侯拜公也未嘗沒有可能。

畢竟盧忠是有軍事天賦的,這是一項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天賦。

可是盧忠安靜的在朱祁鈺的身後做那個影子,也正是這個影子,保證了朱祁鈺一次次的出京,而京師穩如泰山。

“李賓言還想去天邊看看,陛下不也沒讓去嗎?”興安為陛下整理著奏疏,笑著回答著。

朱祁鈺對大明的武人有著格外的優待,袁彬、季鐸、嶽謙、陳福寅在倭國,那是自己跑去的,朱祁鈺非但沒有苛責,心生芥蒂,反而是格外厚待。

武人的個人訴求朱祁鈺充分尊重,但大明文臣的個人訴求,那就得讓位給國事了。

“那不是沒辦法嗎?換個人去松江,朕能放心?”朱祁鈺隨意的說道。

大明興文匽武了二十四年,這種偏袒,這算是朱祁鈺對武人們的一種補償。

“盧忠這辦案的手段,真的是越來越厲害了,鄭王府陳常都沒提審,就把瓜給摸到了。”朱祁鈺將錦衣衛的奏疏放在了桌上,準備批復。

盧忠那邊第一次稽查已經結束,準備上奏拿人,進行查補,鄭王府那邊因為朱祁鈺給襄王面子,線索完全斷了,但是盧忠還是把案子辦好了。

襄王的判斷沒錯,既然讓襄王知道,就證明無論襄王做什麽,都已經不影響辦案了。

“陛下,臣還是那句話,眼下這翰林院啊,他已經逐漸失去了本來職責,幹脆取締算了,整天興風作浪,妖言惑眾。”興安將朱筆遞給了陛下,陛下這一批復,就是人頭滾滾。

大明已經死了一個親王了,背後使陰招的朝臣不死一死,怎麽能對得起鄭王自縊?

沒錯,這一次問題仍然出在了翰林院。

鄭王朱瞻埈就是那個被拱到台面上的人,可以是鄭王,也可以是趙王,還可以是薊王。

鄭王該死,這些人就不該死了嗎?

盧忠遞上來的這份名單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