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3/3頁)

朱祁鈺坐在軟篾藤椅上,看著於謙臉上的神情,笑著說道:“胡文虎又沒幹什麽,他們第一次去和大把頭談的時候,吵了起來,第二次帶了人去,還被揍了一頓。”

“今天朕去查賬,還有緹騎走訪,胡文虎每個月都定時支薪,五年來,從未拖欠。”

“雖然大多數原因,是因為福建特殊的勞資關系導致的,但是胡氏,也算是朕這些年看的熱鬧裏,算的上良心的那一個了。”

朱祁鈺不是殺人狂魔,也不是什麽血手人屠,他作為皇帝,主要職責就是調和和平衡各階級的矛盾。

既然東家在這個普遍欠薪的時代裏,能夠遵紀守法的支付勞動報酬,朱祁鈺也沒必要過分嚴苛,因為一句話,就把胡氏抄家滅戶。

他繼續說道:“元季君臣耽於逸樂,循至淪亡,其失在於縱弛寬待,大抵聖王之道,寬而有制,不以廢棄為寬,簡而有節,不以慢易為簡,施之適中,則無弊矣。”

這段話是明太祖寶訓之中,洪武二年正月庚子,明太祖高皇帝於元舊臣馬翼的對話,大意就是寬嚴簡繁之間,應當施之適中,而不是一味的嚴刑峻法,也不是一味的縱弛寬待。

於謙依舊是有些迷惑的看著陛下說道:“臣仍有惑,陛下允許工匠們停工歇業嗎?”

停工歇業勢必要影響到大明幾大造船廠的正常生產,甚至牽一發動全身,全產業鏈都會受到影響。

今天的停工歇業,時間尚短,若是時日稍長,其後果不堪設想,甚至會影響大明水師的船舶下海。

朱祁鈺思考了一下說道:“工匠的階級的形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鼓勵這種階級的誕生,而鼓勵的手段,就是允許他們有溫和的、自發的鬥爭手段。”

“而停工歇業,是一種最溫和的手段了。”

於謙這才恍然大悟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什麽手段不溫和呢?

元朝末年的時候,天災人禍,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四月,朝廷強征民夫修治黃河決口。

民工挖河時,發現有一獨眼石人,是時,流傳於民間的謠諺曰:“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不允許工匠或者民夫們采用溫和的罷工手段去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那就只能讓民夫們用最激烈的手段去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了。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如果不肯去讓勞資矛盾用溫和的手段去釋放和緩和,那就築起堰塞湖,等到決口的那天,就是勢不可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