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2/3頁)

清流言官,是羅炳忠進士之後的首選。

其次就是考入翰林院做翰林,然後領著朝廷的俸祿,修修書,做做夢,偶爾上一篇奏疏,針砭時政罵罵皇帝獲得美名,按部就班,最後博得一個入閣的機會,進入大明的權力中心。

這一條路是文統路線,順風順水,並不會有什麽大的危險,當然也沒有什麽天大的功勞,但是勝在穩妥。

比如景泰五年的狀元郎丘濬,比如永樂年間的狀元陳循等等,就是走的這個路線,做夢,勾勒理想國,描繪大同世界。

第三條路,是走出任地方最後入六部任職的路線,景泰二年的柯潛,走的就是這個路數,到邊鎮抓奸細,頭功牌拿到了手軟,但是也頗為危險。

比如累了一身病的於謙,被摁在地方二十五年的王文、王翺等人,都是此類,適合沒什麽門路,沒人拉攏或者不願意同流合汙的進士們選擇。

看似簡單的一場恩榮宴,謝師宴,卻是人生選擇的第一步。

朱瞻墡為什麽眼神有些暗淡,因為他看到了羅炳忠的躍躍欲試。

進士及第之後,襄王府這個池子,羅炳忠怕是已經看不上眼了。

至德親王看似好聽,但是一個視事的親王,在大明實在是格格不入,斧鉞隨時可能加身,襄王府這條大船說翻就翻了。

羅炳忠早作謀劃,也是人之常情。

“殿下,這次恩榮宴,養濟院,咱們盯著的那群人,有一部分會在,我以新科進士的身份跟他們接觸,他們雖然戒備,但還是會有所懈怠!”羅炳忠極為興奮的說道:“養濟院這件事不能再拖了,陛下南巡的話,咱們辦起來就難多了!”

羅炳忠眼中閃爍的光芒,並不是對進士及第後的仕途期待,而是對打窩收網的期待!

朱瞻墡頗為意外,他還以為羅炳忠羽翼豐滿準備單飛,但是現在看來,似乎……不是這樣?

進士這個身份,羅炳忠就拿來辦案嗎?!

羅炳忠將自己的計劃詳細的羅列了出來,其實和當初李賓言在山東合夥天子緹騎將山東一窩地方貪官一網打盡的路數極為相同。

情景再現。

朱瞻墡嘴角抽動了下,讀書人的確陰險狡詐!

只是他有些奇怪的問道:“羅長史這是不打算出府任事嗎?”

朱瞻墡選擇了有話直說,這也是陛下的風格,有些事悶在心裏悶舊了,就成了間隙了。

鼻子下面長張嘴,就是用來說話的,不是用來制造誤會的。

羅炳忠搖了搖頭說道:“為大明盡忠,在哪裏都一樣。”

羅炳忠當然想過出府任事,看看鄭王府原來的長史周瑛那麽威風,羅炳忠也起過心思,但是他很快就摁住了。

他的存在,是陛下和襄王殿下彼此信任,親親之誼的一環,他在襄王府更能為大明盡忠,同樣也能自我實現。

在貴州,在和林,在大寧,功勞的確都是殿下的,但也有他的。

“原來如此,那就按你的想法來,爭取在陛下南巡之前,解決養濟院藏汙納垢之事。”朱瞻墡笑了。

羅炳忠很清楚自己要什麽,留在王府並不委屈,這就夠了。

養濟院藏汙納垢的套路,襄王府也弄清楚了,現在到了收網的時候,羅炳忠需要確定三兩事,就可以溝通錦衣衛,準備收網了。

春闈已過,大明皇帝要南巡的消息,便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大江南北,隨行扈從官員、扈從名單、沿路接待等等問題,無數道政令從六部衙門傳到了地方。

而在南巡之前,朱祁鈺還有一件事要辦,那就是也密力火者,或者稱之為夏知義。

也密力火者帶著吐魯番汗國投奔大明,是反復考量過,對柳城國、火州國、吐魯番汗國合並後所有人,都好的一個決定。

朱祁鈺要接見夏知義,並且頒布賜名、封爵、任官等一系列的問題。

朱祁鈺不想給襄王留下一個爛攤子,嫡皇叔的本事挺大,但是畢竟缺少了皇位,一些事處理起來,束手束腳。

夏知義對這次的封爵極為重視,確切的說,大明對待西域的態度對夏知義非常重要,所以他才不遠萬裏親自入京。

夏知義著麒麟補右衽入奉天殿,行三拜五叩漢禮,恭恭敬敬的大聲喊道:“臣夏知義,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祁鈺點頭說道:“裕勒伯夏知義聽封。”

大小裕勒都司,是地名,也是永樂年間大明設立關西七衛後,對西域裕勒地區進行行都司管理一種試探,是大明對重開西域的一種野望。

永樂年間,朱棣曾經任命過兩個都司的同知。

但,也僅僅如此了。

自從明太宗文皇帝龍馭上賓後,大明就失去了對西域的渴望,這件事,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