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3/3頁)

伯顏帖木兒連連搖頭說道:“大石太大看臣弟了!別說牽制王咨政了,就是給王咨政打下手,也不是那塊料兒啊。”

“大石明鑒。”

也先怒其不爭的甩了甩袖子說道:“那就把阿剌知院和賽因不花從和林調過來吧。”

伯顏帖木兒長松了一口氣,慢慢的退出了蘭宮大殿,擦了擦額頭的汗,向著咨政院而去。

伯顏帖木兒攔住了要去咨政院敲錘的王復,低聲說道:“先生慢行,大石說把阿剌知院調任撒馬爾罕,讓我來問問王咨政的意見。”

王復並沒有反對說道:“戎事皆由大石一言而定,日後這種事不用問我意見。”

“大石好些了嗎?還在蘭宮大殿的王座上坐著?”

王復的目的是奪權,但是此時並不是奪權的好機會,他的羽翼並不豐滿,此時奪權,不是時候,所以王復才如此坦蕩的同意了阿剌知院趕來撒馬爾罕的提議。

伯顏帖木兒把大殿上的事兒詳細的說了說,事無巨細。

這就是伯顏帖木兒,兩頭都是事無巨細,誰都不得罪。

王復眉頭緊蹙的說道:“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這樣,伯顏,你去找點胡姬,無論什麽,總得讓大石從心結裏走出來,要不然就帶著大石去天山狩獵,讓大石振作起來。”

“喪子之痛啊。”

喪子之痛,大明也經歷過,當初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死後,一切都亂了。

本來準備了許久的遷都事宜被迫暫停,朝堂之上藍玉大案牽連廣眾,幾年的時間,剛剛徹底滅掉了胡元法統,處於夏秋之序的大明,立刻進入了冬序。

直到朱允炆登基,大明終於進入了凜冬。

王復走進了咨政院坐在了主座上,一敲錘子,大聲的說道:“開始議政,努庫斯和達沙的部族沖突,已經持續了年余,再打下去,大軍前往進剿,莫怪刀斧無情。”

“此事因為牧場而起,以烏許河為界,越界,殺無赦。”

“有人反對嗎?”

烏許河,是康國最大的河流,河流的兩岸是廣袤的牧場,而努庫斯是突厥人的聚集地,在河東。

達沙是波斯人的聚集地,在河西。

這兩個地方部族眾多,沖突頻繁,牧場是最主要的沖突來源。

王復左右看了半天說道:“既然沒有人反對就這麽定了,如果東南風吹起的時候,兩地仍在廝殺,那就交給我來處置了。”

“下一議。”

烏許河涉及的部族極多,無論怎麽劃界,都有人會反對。

但是這個節骨眼上,也沒人敢說話,以往時候,鬧一鬧為自己部族博取點好處,這個時候,王咨政的心情顯然不好,鬧一鬧,弄不好就把本部所有人給搭進去。

經過海罕反叛之事,眾多咨政大夫突然察覺到了這咨政院的妙處。

吵架爭的面紅耳赤,總好過打架打的頭破血流。

王咨政的咨政院的出現,就是給大家一個坐下來吵架的地方,能商量就商量,實在不能商量,還能讓王咨政給他們做主。再不行,再打不遲。

其實很多不涉及到根本利益的問題,吵一吵,了解對方的底線和自己的底線,這事就吵過去了。

王復處理著康國上下大小政務,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眾多咨政大夫,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見到也先了,絲毫不以為意,甚至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