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2/3頁)

五惡俱全,帶惡人禮部尚書胡濙。

朱祁鈺不認為胡濙五惡俱全,這對胡濙而言就夠了。

“舟山倭寇被擊退後,逃亡去了琉球國,琉球國幾年一朝貢?”朱祁鈺說起了正事。

朱祁鈺主要詢問下,琉球國和大明的關系。

胡濙嘆了口氣說道:“元末明初,琉球國分為了山南、中山、山北三國,洪武年間三國同時向大明朝貢。”

“洪武二十三年,琉球使者隨大明船舶入京,陳情說他們不會造船,高皇帝便讓福建三十六姓,遷民之琉球,派遣工匠去教授造船的技術。”

“永樂十三年,琉球遣使,請文皇帝冊封,自此歷代琉球三國國王都有了大明朝的冊封。”

“宣德四年,中山王尚巴志吞並其余二國,正式定藩國號為琉球國,每代都請大明冊封。”

“尚巴志在統一三國之時,沒有姓氏,便讓使者上奏說,福建去的工匠有姓氏,而他們的國王都沒有姓氏,請求大明賜姓,先帝賜姓尚。”

“自此琉球國王才有了姓氏。”

胡濙說起這段歷史就唏噓不已。

他親眼見證了琉球國從一個未開化的野人國度,逐漸有了工匠,有了姓氏,有了文字,甚至有了史書,從一個未開化之地,逐漸變成了萬國津梁。

琉球國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整個海上最方便的中轉站。

胡濙語氣有些沉重的說道:“琉球國稱大明為父國,如果是倭國是逆子,朝鮮是不孝子,那麽琉球國就是孝子了,從未有不恭敬的時候。”

“琉球每年朝貢,可是自從大明沒了水師之後,琉球國被倭寇不斷的侵擾,百姓顛簸,琉球使者年年訴苦。”

“正統十四年四世國王尚思達病逝,他們甚至連國王的陵寢都無法營建了。”

胡濙的意思,大明因為水師的不斷縮減規模,琉球國這個孝子,想要盡孝,也變得無力了起來。

“現在的五世國王尚金福,在景泰元年受封。”胡濙面色古怪的說道:“尚氏琉球的國相,是江蘇秀才,名叫懷機。”

“這個懷機在永樂二年參加了一次秋闈,結果沒有中舉,就去了琉球。”

“是懷機幫助尚巴志一統三山國,從尚巴志開始,懷機歷任四世,始終擔任琉球國相之位,號稱琉球諸葛,琉球國人談起懷機,莫不是以國公尊稱。”

朱祁鈺一愣,大明這些不得志的讀書人,在大明考不上舉人,出去了一個比一個身份尊貴。

考不上舉人就去當國公?

胡濙滿是笑容的說道:“永樂十六年,在琉球國王的請求下,懷機被文皇帝冊封為了琉球王府的長史,算是大明的官員了。”

胡濙絮絮叨叨這麽久,將琉球國從蒙昧無姓的野人一直說到了琉球現在的制度,明面上聊得是琉球,但其實聊得還是大明。

大明因為失去了水師,失去了太多太多了,胡濙每年都會見到琉球的使者,每年琉球使者就會哭訴倭寇的暴行。

但是大明鞭長莫及,每次胡濙代表大明去見他們的使者的時候,胡濙都只能無言以對。

胡濙不知道說什麽,興文匽武,給禮部的工作帶來許多的困擾。

朱祁鈺和胡濙下完了棋,胡濙就告退離開了。

盧忠額頭有一層汗珠,這個大明第一鷹犬,終於知道了輕重,得虧這次想要扳倒他的是一群蠢貨,若是讓胡濙這樣的人來做,他這個時候,怕是已經死了。

“胡尚書沒事對付你做什麽,好好做事就是了。”朱祁鈺讓盧忠去辦差了。

從舟山列島送來了一批人。

首先要被送進解刳院的有出現在反明同盟大會上的寧波市舶司的官員,浙江按察司僉事、寧波市舶司提舉楊慶波。

其他七人,會斬首示眾,首惡淩遲處死。

其次是倭人斯波義敏,他被俘虜,還有他的幾個手下,其他的倭人都被一起沉海了,一起送來京師,路途遙遠。

最後一批人,是海盜頭目,那泉州蒲氏的趙明端,跑的太快了,沒被一道俘虜。

解刳院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祁鈺挨個朱批了之後,有些疑惑的問道:“袁彬、嶽謙和季鐸去哪了?李賓言說找不到他們。”

興安認真的思考了半天說道:“臣也不知道他們去哪了,大約是泅海而去,現在在琉球吧。”

興安算是發現了,袁彬三人和奸細,始終有不解之緣,先是喜寧,然後是渠家三兄弟,現在又是蒲氏。

朱祁鈺看了許久奏疏說道:“趙明端也配姓趙?”

和袁彬、嶽謙、季鐸一樣,朱祁鈺看完了蒲氏的來龍去脈,覺得這個現在的蒲氏當主趙明端,是不配姓趙的。

袁彬三人,在哪裏?他們在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