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3/3頁)

這之後,高皇帝再也無暇顧及寶鈔之事了。

於謙手中有一疊的以假亂真的大明鹽引。

顯然是有一幫人,把大明寶鈔搞爛了之後,再次盯上了鹽引。

於謙手裏拿著一張鹽引上面寫著:「官發鹽票」,上面寫著由哪個地方發出,收到了多少糧食,等於多少斤淮鹽,時間等等。

這是一張小鹽引,等於淮鹽二百斤,等於大同米一石,等於白銀一兩二錢。

於謙已經拿著給經年老吏看過了,這東西根本沒辦法分辨其中真假,以假亂真,只有對著陽光仔細辨認,才能確定鹽引為假。

它的確是個假的,因為是於謙在市場上,用半石的糧食換來的假鹽引。

民信局是有著極大的積極意義。

但是私印朝廷鹽引,是什麽罪名?

死罪。

於謙收起了那張鹽引,他收集到的這些物品,都是要送到京師的證物。

過去的大明寶鈔,到底是誰在私印,到底是誰把大明寶鈔發的哪裏都是?於謙不知道,也無從查起了。

但是,現在有人想用同樣的辦法,毀掉大明的鹽引,這是確鑿無誤的。

俞士悅在江南重拳出擊,不斷的打擊私鹽窩主私發鹽引,但是在山西,有一幫人,也在私發鹽引,並且比江南的窩主還要猖狂。

“於少保,鬧起來了!”嶽謙風風火火的沖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門外有百姓,聚集在了都司門前,大聲的叫嚷,請求朝廷停止用兵。”

“哦?”於謙站起了身子說道:“有趣,走,去看看。”

大明的百姓反對大明軍隊進軍集寧,恢復洪武、永樂年間的舊軍屯?

大明的百姓反對這個?於謙不信。

但是這種離奇的事兒,就這麽發生了。

於謙來到了都司衙門之外,果然看到了一群群情激奮的百姓,吵吵嚷嚷,看到了於謙出門,喧囂聲更盛了幾分,人群之中還有人推搡。

朱祁鈺為了保護於謙的安全,專門從京營裏挑選了二百名校尉隨行護衛。

人群推搡的時候,校尉的刀立刻出鞘,結成了魚鱗陣,火銃、鉤鐮槍、長短刀,對準了這些所謂的百姓。

於謙嗤笑了一聲說道:“雕蟲小技。”

於謙不由的想起了當初在大興推廣農莊法的時候,偷襲他的那個人,此時此刻,正如彼時彼刻。

明晃晃的刀片,還是嚇人,場面立刻安靜了下來。

於謙笑著來回看了看說道:“來,你告訴我,誰給你錢讓你來的?多少錢,就到都司衙門鬧事啊?”

那人顯然不認識於謙,但是他認識補子。

他們以為就是起起哄,沒想到一個胸前補子是仙鶴的大員,走了出來。

那人呆滯的說道:“四十文……在那邊。”

於謙吐了口濁氣,揮了揮手說道:“嶽指揮,把人群圍住,把煽動者找出來,不在這裏,也出不了萬全都司,把人找出來,送京師吧。”

誰不願意看到大明軍節節勝利呢?

誰不願意看到大明加強對河套地區的控制呢?

誰不願意看到大明恢復洪武、永樂年間的軍屯呢?

當然是瓦剌人,瓦剌人肯定不願意這一幕幕發生!

可是瓦剌人能夠組織大明的百姓,聚集到萬全都司的門前來鬧事嗎?顯然不可能。

那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