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2/3頁)

朱祁鈺對著興安說道:“讓司禮監和文淵閣擬旨,用最快的速度把這件事給辦了。”

“臣領旨。”興安俯首說道。

朱祁鈺打算弄一個計劃委員會一樣的機構,中國的歷史實在是太長了,所以他可以直接讓計省領了這個職責。

這計省還未組建,就立刻打出了第一拳,盤查鹽引之事。

內承運庫這幫算賬的太監們,終於覺得自己又活了!

自從宣德九年,大明停止了海貿之後,他們就被限制了,這數年來,他們就一直盤著朱棣的遺產過日子,終於又有活幹了!

對於太監們而言,最可怕的不是被皇帝使喚,最害怕的就是沒活幹,那就是失去聖恩了,在宮裏只會舉步維艱,徒子徒孫們,都跑到別家認義父去了。

現在好了,大明皇帝終於想起了他還有這麽一個專門從事計算的部門。

大明財政這筆賬,交給外廷,只有兩個人算明白過。

一個是王國光,在隆慶萬歷朝為官四十載,在張居正的一力督促下,終於寫成了《萬歷會計錄》。

一個是畢自嚴,在天啟、崇禎年間,頂著大明天傾的壓力,盤清楚賬,還講清楚了賬,寫了一本《度支奏議》將大明裏裏外外,全都盤的清清楚楚。

崇禎皇帝,那一輩子最高光的時候,是在崇禎九年,將闖王高迎祥在京師砍頭的時候。

那時候崇禎皇帝,以為大明一切都好起來了。

為禍數十年的陜西民亂終於平靜了下來,李自成只有二十一騎逃脫,畢自嚴給他算明白了賬,他也有了錢。

崇禎九年的朱由檢,絕對沒想到,在八年之後,他就要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算清楚賬,很重要,對於皇帝極其重要,但是交給外廷,這賬,想盤明白?癡心妄想。

朱祁鈺再次想到了於謙的那句上諫,國家之制,邊政以文臣巡撫,以武臣總兵將兵,而以內臣綱維之。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向京營而去,他是突然襲擊,檢查了東直門外土城的四武團營,這是石亨直接掌管的地方。

石亨完全沒有料到朱祁鈺會這麽早的過來,但突然迎檢這事,石亨也不是很畏懼了,他已經完全的從驕縱之中清醒了過來。

陛下清楚的傳遞出了,陛下非守成之君,陛下要用兵,陛下要將瓦剌人掃庭犁穴,挫骨揚灰。

他要是再驕縱下去,被懲戒事兒小,滅瓦剌人沒他的份兒,他就欲哭無淚了。

楊洪的庶長子楊俊,那是相當的能打!

楊洪老了,也拿到了世券,他也報備了內署,爵位繼承並不是最能打的楊俊,乃是嫡子楊傑。

楊俊是庶長子,無權繼承爵位,但是楊俊時刻以陛下為榜樣,要自己因功封爵!這昌平侯,傳給嫡子,他楊俊就自己爭一個爵位出來!

石亨真的壓力很大,他下面三個副總兵官,剛走了一個能打的範廣,又多了一個更能打的楊俊。

自然是不敢懈怠。

“很好,不錯。”朱祁鈺照例巡檢了一遍四武團營,十分滿意。

石亨趕忙說道:“都是陛下教導有方,將士以陛下為則,時時警醒,一應訓練,始終都是竭盡所能,才有今日之四武團營張弛有度,軍令言明之日。”

朱祁鈺無奈的搖頭,石亨身上驕縱的毛病,因為三個駐京團營的競爭,越來越少,這把刀越磨越鋒利。

但是唯獨這拍馬屁,始終如一,訓誡多少次,也未曾改過。

朱祁鈺笑著說道:“講武堂泡了幾天,這拍馬屁的功夫倒是越來越厲害了。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

“臣不敢居功。”石亨撓了撓頭,下次得換著花樣來拍。

石亨想了想說道:“陛下,午間在四武團營用膳?昨日臣去拉練,頗有所獲,有只幼鹿,頗為新鮮。”

“也好。”朱祁鈺點頭,然後有些不放心的說道:“朕可是提醒你啊,你別學那群措大,搞什麽天人感應那一套,可不要篝火狐鳴、魚腹丹書,這都不是什麽好事。”

朱祁鈺在四武團營吃了午飯,在某種程度上,在四武團營吃飯,比皇宮裏吃飯更加安全。

“吃完飯,消消食兒,去西直門和阜成門外的京師大營看看去,四勇團營和四威團營看看去,順便看看孫鏜帶的那些個乞兒軍如何了。”朱祁鈺翻身上馬,石亨、緹騎緊隨其後,奔著石景山而去。

石景山此時依舊是一片大工地,但是已經慢慢有了模樣,為了防止盜賊,延著廠房周圍修建了圍墻,圍墻高兩丈,上面布滿了各種尖刃,有的地方還有血。

廠房內養著數十條狼犬,這些個狼狗,一到夜裏,就會散出去。

朱祁鈺巡視了場內的四司一官廳,石景廠總辦、工部營繕司主事蒯祥,從石景廠官廳竄了出來,他哪裏想到,陛下能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