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番外十一 一生(第2/2頁)

“瞬間過渡到某點退婚打臉流是吧?”

“莫欺少年窮!”(注1)

“但柳賀自己沒有提過一句,是史學家挖掘史料的時候,那戶人家的後人提的。”

“古代女子的名節很重,被退婚的明明是柳賀,柳賀似乎也受過侮辱——來自史料,可柳賀一輩子都沒有提過這件事,因為一旦曝光的話,那戶人家的女兒就無法自處了。”

“他女兒一生未婚,當時有老學究批評這件事,柳賀脾氣挺好的,退休之後就是一個到處晃的老頭兒,可為這事,柳賀和人家battle了一整年,把人罵得狗血淋頭。”

“所以說文學家就是文學家,其實柳賀通篇主題就一句——你幾把誰啊,可人家罵人都不帶臟字。”

“之後柳賀為女子寫過很多文章,對,就是咱們必須全文背誦的那幾篇,試想一下,幾百年前的古人都能有這種思想,我們當代還有那麽多腦袋纏著裹腳布的,真叫人無法理解。”

“那個年代女子的日子之所以能夠好過一些,其實也和柳賀有點關聯。”

“他推動了開海,開海帶來了大量的貿易往來和貨物需求,商業太繁榮,以當時大明的制造能力,是很難滿足海外買家的需求的,所以大批女子走出家門開始工作,這才帶來了她們地位的提高。”

“勞動!!勞動最光榮!!”

“柳賀是很好,不過我高中的時候可不喜歡他了,一看到全文背誦四個字我就頭大。”

“現在論壇上有很多人覺得柳賀是穿越者,其實他做的事情的確很像穿越者,比如翻譯外文,會多國語言之類的,但是我寧願相信,當時明朝內憂外困,時局不穩,老天特意送來了一個猛男來救命。”

“明史上說,柳賀過世的時候,當時的皇帝要給他定謚號,當時朝野上下一致覺得他配得上文正這個謚號,但之前柳賀已經上過疏,說他的恩師張居正謚號只是文正,他自認不如張居正,就請陛下給他次一等的謚號。”

在明史研究的領域,對於柳賀的研究也十分多,可以說,各個領域的專家,甚至農學、林學、水利方面的專家都很了解他,海外也有學者專門研究柳賀的平生經歷。

作為官員,柳賀的一生能受到如此關注,就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了。

……

當然,後世的人們並不知曉,一代首輔的養成,最開始只是源於一個在大明朝好好活下去的念頭。

無論柳賀是不是穿越者,他已經徹底融入了那個時代,並在那個時代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並不是想成為多麽偉大的政治、文學家,只是當現實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不可能視若無睹。

他是被歷史的浪潮推動著一步步往前走的。

當柳賀年老到走路都走不動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這一生十分圓滿。

雖年少時父親就已過世,但母親待他一心一意,以瘦弱的身軀照顧他長大。

之後他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師,無論是在讀書時還是在官場上,還結識了許多知交好友。

柳賀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只要有人在支撐著他,那麽他一定會努力堅持下去。

他這一生是沒有遺憾的。

每一件事,他都盡自己的努力去做到。

無論是對張居正,對天子,對家人,他都全心全意。

他從未想過要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得到的遠比他想象中要多得多。

柳賀倒是比萬歷多活了不少年,新帝即位之後仍請他回朝堂,柳賀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

柳賀,字澤遠,丹徒人,隆慶五年進士,萬歷八年任禮部尚書,時張居正為內閣首輔,柳賀受知居正,卻不事事依從居正。

萬歷十年,居正卒,張四維、申時行相繼柄政,張四維因言官劾去,時行為首輔,帝欲罪居正,賀力爭之。

賀既在閣,每遇議事,必秉公執法,不抗不隨,其為閣臣時,開海禁、定儲位、清貪腐、平叛亂,上甚信之。

二十年,賀為首輔,王錫爵為次輔,賀與錫爵數年無相爭,以社稷為己任,閣部同心,四野平定,百姓安居,賀居功甚偉。

二十八年,賀上乞休疏,帝一再挽留,賀辭相歸鄉,鄉居數年,百姓皆稱其賢。

泰昌三年,賀年七十四,帝仍譴人問之,至夏卒,帝大慟,輟朝一日,詔祭九壇,謚文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