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憤怒(第2/2頁)

尤其二人私下相處的細節,柳賀更是予以揭秘。

在讀書人印象中,張居正此人可以用簡單粗暴來形容,他竟下令毀掉天下書院,這根本不是讀書人所為。

和在柳賀這一篇《祭張文正公文》中,讀書人卻看到了張居正的另一面。

“柳三元這文章……我原本覺得張江陵為官霸道之極,現在讀來,卻覺為首輔者需有幾分脾氣。”

“這篇文章中說,柳三元贊吳子實,張江陵心中不喜,卻只旁敲側擊叫他也誇一句自己。”

官場風傳張居正將被清算,柳賀偏偏選在此時在《育言報》上發文,這令得這一期《育言報》剛剛發售便被搶奪一空。

讀書人搶不到《育言報》,便給銀子請人抄書,無論如何也要將這一篇《祭張文正公文》抄下。

“柳三元的傳世文章本就不多,抄一篇便少一篇。”

“就算任了閣臣,柳三元還是那個柳三元。”

……

關於張居正的死因,王世貞發文稱其死於海狗丸,柳賀在《育言報》上將他痛罵了一番,罵王世貞堂堂文壇領袖,竟如同街頭閑漢一般造謠。

柳賀罵得實在不好聽,偏偏他文章寫得不錯,那些罵人之語反而比正經文章流傳更廣。

王世貞也是當代文宗,柳賀還居於輔臣之位,二人的罵戰著實掀起了一番關注。

天子每期也必讀《育言報》,這印有《祭張文正公文》的一期剛發,就立刻到了天子手中。

天子讀著文章,半晌忽然將《育言報》推到一邊。

他詢問著身邊內侍:“朕……真的錯了嗎?”

這篇《祭張文正公文》中所寫的張居正,正是他熟悉的那個張居正。

在他年少時,張居正曾對他諄諄教誨,就算朝事再忙,張居正也必抽空教他讀書,還為他編了《帝鑒圖說》。

人死如燈滅,他曾經一心一意想著張居正歸政,他曾以為,以張居正的性子,必然是要在首輔任上待滿一世。

但張居正仍是歸政給他了。

他犯過許多錯,張居正待他雖嚴厲,卻也沒有將他如何。

且如柳賀所說,

張居正只活了五十多歲,大明朝歷任首輔中,的確沒有一位首輔比他更辛苦,他如此短命,或許也是因朝事所累。

畢竟他登帝位時只有十歲,大明如此廣博,沒有一位強勢的首輔坐鎮的確不行。

讀了這文章後,柳賀的憤怒,天子漸漸懂了。

天子心中明白,柳賀是性情中人,任閣臣後性子雖有所收斂,但他的本性在骨子裏,改是改不掉的。

柳賀說的也沒錯。

張居正任首輔時,張居正勢大,他要奪情,滿朝文武無人敢攔。

此時張居正不在人世,是他這帝王勢大,這些墻頭草一般的官員自然又倒向了他。

這些人口口聲聲公道正義,說張居正犯了不可饒恕之錯,其實不過是順著他的心意罷了。

天子又讀到柳賀與王世貞對噴之句,不由道:“我今日才知,原來柳先生這麽會罵人。”

內侍心道,柳閣老不是會罵人,只是他敢罵旁人不敢罵的人,便顯得十分特立獨行。

天子閉目了片刻,忽然道:“三司和錦衣衛的查證有結果了嗎?”

內侍道:“還不曾,想來是那張居正貪的錢多,三司一時點不過來。”

天子靜靜瞥了內侍一眼,道:“若他們過來,直接請入內便可。”

內侍應了。

天子心道,遼王之事未必為真,藩王們在地方上橫行霸道,惡事做盡,可以說比他這個天子還要囂張百倍。

就如代王之事,天子聽了也是目瞪口呆,他當年還在裕王府時,一直有傳聞說景王要對他下手,但隆慶帝和李太後將他護得極好,他一直沒有遭禍。

總而言之,藩王著實沒有什麽節操。

遼王母攻擊張居正,只是因遼王爵位被奪,可她言辭中將遼王形容成大善人,天子卻是萬萬不可信的。

說張居正貪汙了遼王家產,天子也覺得沒有必要,張居正官至首輔,他若要貪財,天底下的官員都等著排隊。

當年嚴嵩被抄家時,家產記在《天水冰山錄》上,僅這一冊就有六萬多字,其中包括白銀二百多萬兩,黃金萬兩。

然而嚴嵩自認雅人,玉石字畫等比金銀貪得多得多。

而徐階名聲要比嚴嵩好得多,家中土地卻是嚴嵩的十五倍。

就這樣,徐階還被吹為清官,要知道,他任首輔的時間遠不如嚴嵩,只有六年。

張居正任十年首輔,家產又有幾何?

待三司與錦衣衛去探查時,天子微微一愣:“多少?”

這是一個令他無言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