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回村(第2/2頁)

柳賀拗不過自家閨女,一行人便踏上了回村的路途。

細想之下,他有許多年未回下河村了,老宅是何模樣柳賀印象已經模糊,自入丁氏族學讀書以後,柳賀留在家中的時日並不長。

鎮江府回下河村仍是那條舊道,馬車顛簸了一路,早些出發的話,山道仿佛被霧氣籠罩住一般,蟬鳥的叫聲響個不停。

這條路承載了他幾年的讀書生涯,從前只要掀開車簾,柳賀便能知道自己距離府城還有多遠。

妙妙探出腦袋,一臉好奇地往外看。

對她來說,回村這一路的景象都是新奇的。

過了西麓鄉,又走了一段才到下河村,今夏雨水不少,通濟河的水位比往年高出許多。

紀娘子告訴柳賀,下河村如今已更名為三元村,正是為了凸顯柳賀在科試中創造的佳績。

柳賀:“……還是下河村更好聽些。”

下河村人口不多,就算在西麓鄉中,也只是平平無奇的一個村,可自打出了柳賀這個名滿天下的柳三元,下河村在丹徒縣中的地位便超然起來,縣中不少士子文人也常來下河村中行走,只為蹭一蹭三元郎的文氣。

村口處有一座解元牌坊,是柳賀中應天鄉試解元時所設,經過風吹雨打,解元牌坊已變得有些陳舊,柳賀的狀元牌坊雖不在此處,族老們卻將柳賀中狀元的事跡補充在周圍。

馬車停在村口,柳賀剛剛下車,就見族老們領著一群族人來迎了,其中有許多柳賀的熟人,也有數張陌生面孔。

柳賀還在讀書時,村裏人喊他“賀哥兒”喊得親熱,待柳賀中了舉當了老爺,又去京城當了更大的官,村裏人面對他時便十分拘謹。

眾人覺得柳賀難以接近,不過待紀娘子仍是親切,只是不敢和柳賀打招呼,見了村裏的老人,柳賀倒沒有身為官員的傲氣,仍如過去一般喊著叔叔和嬸嬸。

“賀哥……”

“賀哥,聽說你在京城當了大官?”

雖和柳賀說話時仍不自在,但眾人轉念一想,比起柳賀的親二叔柳義,柳賀待他們已極是客氣了。

但想及柳賀少時的遭遇,他不親近柳義也是應當的。柳賀和紀娘子過得苦時,柳義夫妻便又笑又譏,待柳賀有了出息,這一對夫妻又借著柳賀名義在外招搖撞騙。

這樣的親戚,可沒有誰家敢要。

因柳賀回鄉,村口都被堵住了,柳賀的馬車都差點進不去他家門。

族老們擔憂柳賀不喜,便要求村裏人散開,倒是柳賀道:“各位叔嬸對

我一向十分照顧,實在不必拘束,下午先到我家坐一坐,明日我請大家吃席。”

眾人自是喜氣洋洋應下。

柳賀考中狀元後,他們吃過一回柳家的席,那日村裏人見了許多鎮江府裏的大官,就連知府老爺也到了。

柳賀與眾位叔伯寒暄了片刻,忽聽身後一陣喧嚷,他轉過身,就見一頂官轎出現在村口,一位身著官袍的官員自轎中走出。

村人雖不知這官員的身份,卻見他被數位官吏圍著,西麓鄉中幾位頗有名望的員外也跟在他身後。

這般大人物平日是不會到下河村來的,即便到了村裏,派頭和氣勢也是十足。

柳賀視線看向族老。

他回村的事只有村裏人知曉,若非族老報信,此時可不會有官員到下河村中來。

這中年官員一見柳賀便拜倒:“下官見過右宗伯。”

“閣下是?”

“下官丹徒知縣甘世價。”

這甘世價是萬歷五年進士,張嗣修的同年,任丹徒知縣僅僅兩年。

柳賀回鄉前就將本地官員的名冊背熟了,對方一報身份,他立即知曉對方是何人。

柳賀語氣平和:“我已非官身,父母官不必如此客氣,我此次返鄉只為見一見家鄉父老,並不願叨擾地方。”

柳賀話語客氣,丹徒知縣卻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守在一旁,其余官吏士紳等見此更是大氣都不敢出,現場氣氛因此變得十分壓抑。

柳賀不喜在家鄉父老面前擺大官的譜,丹徒知縣觀他模樣就已猜出。

甘知縣對柳賀這位右宗伯的脾氣早有耳聞,知曉柳賀平日看著好相處,在朝中也有清名。可若真將他得罪了,憑柳賀的手段,恐怕誰也討不到好去。

丹徒知縣很識趣地退下了,直至此刻,看著高不可攀的縣官老爺在柳賀面前如此做派,村裏人對柳賀敬畏更深,便是方才和柳賀稍稍拉近了關系,此時也都畏懼得不敢靠近。

這是踏上仕途之後不得不面對的,柳賀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