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府試(第2/2頁)

各州、縣童生的出色文章也擺在柳賀案頭,柳賀收下之後並未敷衍,處理公事的間隙便讀上一兩篇,也很適宜打發時間。

南直隸各府的科考實力都不弱,即便平均實力比不過浙江、江西這些科舉強省,可單拎出來,各府的士子卻都很拿得出手,柳賀看了數篇,都覺得這些士子的文章比他當年府試時還要強一些。

“的確不錯,除了個別文辭稍浮外,其余皆是好文章。”柳賀贊道,“再打磨一些時日,鄉試也去得了。”

“府台大人謬贊了。”

文教之事柳賀一向關心,得了傅孟春相助後,柳賀將府學中那些不負責任的教官重換了一遍,別的他不敢誇,但揚州府官學的風氣卻是比以往強了許多。

“士子們文章出色,足見你們用心。”柳賀道,“若是八月鄉試本府有文章出眾者,本府定請大宗師嘉獎你等。”

“多謝府台大人。”

鄉試還有數月,然而揚州府中已經有“有識之士”把主意打到了柳賀這邊——自嘉靖末時,應天鄉試主考就由朝廷任命,幾乎都是非南直隸籍的翰林官。

通常來說,這些翰林官與地方上扯不上關系,翰林清貴,便是將地方上的官員都得罪個遍也無妨。

偏偏今年揚州府的主官是柳賀這位翰林院出身的狀元。

事情就是這般巧。

以往鄉試之年,揚州府中有官員、士紳子弟赴考,即便想與主考官搭上關系都沒有門路,今年不管何人來當這應天鄉試的主考,他都應當是柳賀翰林院中的同僚。

柳賀無語道:“這些人膽子還真不小。”

“便由學生上門提醒一二吧。”顧為道,“這些人在揚州府中無法無天慣了,做事不知曉分寸。”

“也好。”

柳賀若是不當這揚州知府,誰給他遞條子,他能直接抖出來曝光,可當了這主官,就知家醜不可外揚,即便他將條子抖出來,禦史恐怕也會懷疑他和這些士紳們有勾結。

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柳賀這知府幹久了,他也算琢磨出了一點規律。

在旁人看來,他此前在商事和田畝事上將府中士紳、鹽商壓制住了,這些人就不敢再犯?

但事實是,這些人時時刻刻都在挑戰柳賀為官的底線,正如打不死的小強一般,有句俗語說,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柳賀在磨府中的官吏與士紳,這些人又何嘗不在磨礪他?

對於一些事情,柳賀同樣無計可施。

“府試諸事均已準備妥當了吧?”柳賀詢問劉同知。

“已妥了。”

劉同知今

年八月便要退歸,他一走,府同知的位置便要空出來,柳賀榮升知府後,他那個同知之位便沒有再添人,大概因為是虛銜,但劉同知這同知卻是實職。

劉同知年紀大了,對於許多事情不爭不搶,但做事還算得力,柳賀有他輔佐,府中雜事便不需煩擾,他還真不希望朝廷給他派一個處處掣肘的副手過來。

當然,同知與知府官階差一階,官場上尊卑分明,相差一階,知府便可以將同知輕松拿捏。

如江都知縣這樣的位置,柳賀還能在吏部說得上話,但到了府同知一級,柳賀想幹涉就難了,畢竟他自己一年多前也只是個府同知罷了。

“我等明日便可知曉,今歲揚州府中會出幾位少年才子。”

“府台為文教事殫精竭慮,士子們必定理解府台的不易。”

揚州府科舉最輝煌的年頭自然是李春芳考中狀元時,不過那時距今已有三十年,具體情形已經難以考證。

府試之日,柳賀也起了個大早,沐浴焚香後再拜過孔子後,柳賀先向眾考生道明考場紀律,再命搜檢兵丁謹慎搜檢,之後便端坐於考堂之上。

府中眾官員及府學教授等此時內心格外復雜——前任幾位知府主持府試時他們還未覺察,柳賀往堂上一坐他們才發現,柳賀的年紀竟比場上許多考生還要年輕。

不過眾官員一想到他們也得受柳賀驅使,柳賀的年紀與他們的晚輩相當,內心便漸漸釋然了。

府試開始後,柳賀在堂上坐了一會,便去各個考場巡視,考場中未坐滿,想來是有部分考生搜檢時被兵丁搜出夾帶了。

柳賀一個考場巡過一個考場,考生們俱都是埋頭苦思,也有考生擡頭看向柳賀的,方才離得遠,考生們皆知柳三元之名,皆未見過他真人,此時機會難得,偷瞧也必須得瞧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