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鹽運司(第2/2頁)

因而柳賀來訪,王煥並未與他多談,只是說了幾句場面話,又請柳賀與揚州府中的鹽商們打好關系,王煥暗示柳賀,鹽商們背後都有人,若柳賀對待鹽商們如對待錢家一般,他這知府的位置絕對坐不安穩。

“謝王鹽司提點。”柳賀微笑道,“不過本官並不畏懼,咱們為官一任,又如何能受商人掣肘?”

“柳府台年輕氣盛,這般想倒也平常。”王煥道,“不過這揚州府的風可與京中不同,柳府台可要小心被這風吹閃了腰。”

柳賀嘆息一聲:“王鹽司真知灼見,這揚州府中的風著實太烈了些,若非如此,謝知府也不至於回了老家,下官能至此官位,全要仰賴謝知府與王鹽司的照顧。”

王煥輕一咬牙:“好說,好說。”

柳賀坐姿比方才隨意了些:“王鹽司,下官今日來此,實是還有一事要麻煩鹽司。”

王煥心中知曉柳賀所來為何事。

揚州府素來富庶,但財稅依然要仰仗鹽稅,且富的是鹽商,知府衙門中可動用的銀子十分有限,因而歷任知府上任時,都要來拜訪鹽運司衙門,只為求收稅安穩,也求與鹽商們和睦共處,不給府衙添麻煩。

王煥心想,若是柳賀誠意懇求,他倒是可以放下成見,這般也能顯出他的大度來。

“柳府台有事只管說,你我皆是朝廷官員,衙門雖分屬地方與戶部,但彼此間就該通力合作才是。”

“那下官就卻之不恭了。”

就在柳賀說出請求前,王煥卻忽然將他攔住:“柳府台,本官細想之下,若是事涉揚州府與鹽運司衙門,只本官一人在此恐怕不夠,須得將鹽運司中大小官員都叫來,如此才能滿足柳府台所請。”

柳賀眉頭微微皺起,猶豫道:“王鹽司,這般不合適吧?”

王煥正色道:“既是公事,又如何會不合適?”

見柳賀猶豫糾結,王煥心想,自己這個法子必然是對了。

眾人皆知他因柳賀一事受申斥,可眼下柳賀卻不得不相求於他,此事必須得叫鹽運司衙門上下都知曉了,否則他在柳賀面前很難擡起頭來。

柳賀一再推拒,王煥再三堅持。

此地畢竟是鹽運司衙門,柳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得依了王煥要求,讓鹽運司衙門的官員都一一入內拜見。

兩淮鹽運司衙門轄泰州、淮安、通州三司,還有督查各場倉的官員,盡管有幾位副使此刻在淮泰通三司,但在揚州辦公的官員們仍是烏壓壓站了一

片。

“柳府台新官初任,我等鹽運司衙門官員當配合柳府台行事。”

王煥這般要求,堂下官員們自然無不應聲。

盡管眾官員都知曉王煥與柳賀間的齟齬,此刻卻都眼觀鼻鼻觀心,只當無事發生。

“柳府台,你便當著眾人面說一說,有何事要我鹽運司衙門幫忙?”

王煥從容地喝了一杯清茶,他這幾日心下煩躁,盡管茶葉是地方上進呈給天子的極品,他喝著卻沒什麽滋味,此時見得柳賀為難,他只覺心中煩惱一掃而光。

即便柳賀升至一府正印官,還不是得來求他?

柳賀清了清嗓子:“王鹽司如此關懷,下官實在感動,如此下官就卻之不恭了,無功。”

顧為俯身,將一沓文冊遞給柳賀。

“鹽司大人也任過府官,應當知道,在老百姓眼裏,咱們府衙的銀子是用不完的,可到了年尾,咱們也為發餉的事一直憂心。”柳賀道,“尤其前一任留下單據的話,後一任總免不了要發愁。”

柳賀將文冊其中一卷拿出:“原本下官只想與鹽司大人您面談,但鹽司大人為人實在真誠,竟將整個衙門叫來,只為幫地方解決煩擾之事,這般倒顯得下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那下官便直說了。”

“鹽運司衙門嘉靖四十四年欠本府三千六百二十四兩銀子。”

“隆慶三年夏日暴雨,鹽運司衙門請本地民役八百九十八人,飯食本該由鹽運司負責,至今未付,共四百二十一兩銀三十七錢。”

“隆慶四年,鹽運司衙門欠本府……”

“萬歷元年八月,鹽運司衙門欠本府……”

“萬歷二年春,鹽運司衙門欠本府……”

柳賀語氣抑揚頓挫,可他念得越長,王煥的臉就越黑,最終幾乎變成了鐵青之色。

當著這般多下屬的面向他要債,柳澤遠其心可誅!

果然,此子器量如傳聞一般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