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考成法(第2/2頁)

經捷被勒令自盡後,翰林院眾翰林們也紛紛上書,要求朝廷對宗藩進行更嚴格的管理。

但朝中官員們都很清楚,宗室之禍實則來自於歷代天子的私心,這天下畢竟是姓朱的,自然是姓朱的在前,百姓們都要退居一射之地。

柳賀講課時也會遭天子問宗藩的問題,到這時,一貫隱身的內侍便會及時制止,馮保也會露面,要求天子專注於眼前的學業。

柳賀能看出,此時的天子對馮保很是畏懼。

……

“柳中允,今日值衙又是你最早。”

柳賀到了翰林院,便著查看《穆宗實錄》的進展情況,他眼下官升一級,在翰林院中也不需要枯坐著修史了,如今他手底下有吳中行和劉楚先,一人為編修,一人為檢討,三人各分到一部分《實錄》內容,由柳賀負責審核吳劉二人的條文。

天氣漸漸轉冷,柳賀倒是想在被子裏多窩一會兒,但讀書時養成的習慣讓他到了固定的時辰就醒了,在家也待不住,不如上衙喝喝茶看看邸報。

“澤遠你又這麽早。”

吳中行打著哈欠:“我昨日寫好的條紋你看過了嗎?”

“已在你桌上了。”

吳中行打開一看,只見柳賀將條文中的不當之處都修改完畢,條條道道俱是分明,吳中行原本對自己的學問甚是自信,被柳賀改過之後卻也不能不服氣。

不得不說,與柳賀一道做事的確更輕松。

柳賀核得快,他將審核的條文交予王錫爵,王錫爵審後再交予陶大臨,之後再到內閣,流程雖然經歷數道,但因柳賀錯處少,條文的通過率高,反而讓吳中行與劉楚先省去了不少功夫。

翰林院中人數比柳賀入院時少了許多,不過等明歲會試一到,就又會有新進士補充。

“再過些時日,咱們恐怕就要修《大明會典》了。”

“果真?”

“光學士此前說過一二,《大明會典》正德、嘉靖二朝雖有修訂,然而其中許多掌故仍未完善。“劉楚先道。

吳中行和柳賀也忍不住嘆氣。

《大明會典》和《永樂大典》可以說是大部頭中的大部頭,修到人哭的那種,他們翰林院中也有正德朝與嘉靖朝前輩的筆墨,聊起修史時,要麽談修史之事枯燥,要麽為自己來之不易的頭發哀慟。

總而言之,大部頭誰也不想碰,翰林們的夢

想就是當日講官和去誥敕房輪值,再不濟教內侍讀書也行。

相對來說,柳賀可以說是很幸運的。

當然,他們三人中,劉楚先如今也很受器重,他雖為檢討,卻是張居正的江陵老鄉,少時便已與張居正相熟,又在會試中被張居正所取,和張居正的關系要比其他同年們親密得多。

劉楚先話雖然不多,但常常一語中的,自他口中探知的消息真實性也往往更高。

柳賀修了會史,就見趙志臯湊到幾人面前:“諸位可聽說了,張相頒定了考成法,如今已在各個衙門傳遍了。”

“難怪此前京中有傳聞說,張相要借京察之機對吏治下手。”

“可有條文,速速拿來!”

柳賀發現,自己這一眾同僚看似老老實實在翰林院修史,可消息靈通程度比之其他衙門卻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片刻,柳賀便知曉內閣中何人說了何話,連考成法的內容也都在眾翰林手中傳閱了。

對張居正來說,考成法如今才頒布已經很遲了,畢竟他得勢已有了一年,這考成法卻是他任次輔時就已有的構想。

柳賀默默看向其中的條文。

考成法考的是吏治,整體的構架仍是柳賀已經見過的那一套,但具體內容上——

之前考核的標準以財稅和治安為主,這次柳賀看到的版本卻有了更詳細的劃分,比如文教,比如民風,比如軍事,還有冤假錯案率等,對官員的嘉獎與處罰也更明確了一些。

但張居正依舊將權勢緊緊抓在內閣手中。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張居正的政柄,若他非強勢首輔,考成法恐怕也難以推行。

但反過來想,考成法之所以能夠順利推行,也是因為張居正是現任首輔。

不過這一套考成法的內容已經強過上一套,若是繼任張居正的首輔稍稍強勢一些,考成法推行中能依時做些改動,這考成法未必不能夠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