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解元娶親(第2/3頁)

“柳解元果然今日成婚,聽說他與城東楊家接了親?”

“什麽?方才那人是柳解元?”

“小老兒平日見過不少人家接親,解元郎家的花轎卻是頭一回見。”

“誰讓解元郎還未滿二十呢?如此年輕的解元,整個大明朝恐怕也不多見吧?”

眾人立刻將高員外家富麗堂皇的景象拋到腦後,不管如何,只需擺出解元郎的名號,柳賀立時便贏了,大明老百姓敬重讀書人,因為唯有讀書人才能做官,商人們縱是再富有,在這重農抑商的年代裏,也常常與為富不仁這個詞聯系在一起。

柳賀到了楊家,自是吟詩作對之後才進門,院中撐起一把紅傘,吉時到時,幾名女子將米撒向傘頂,楊家女兒立於散下,紅蓋頭遮面,因而柳賀看不到她臉上的表情。

她是高興呢?還是傷心呢?

柳賀心中默默想著。

但無論出嫁時是喜悅還是悲傷,既然他們已成為夫妻,他便會對這女孩一心一意。

迎親的流程柳賀已演練過數遍,但在楊家女兒坐進花轎的那一刻,他心中還是有一些緊張。

柳賀以往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他只要顧著紀娘子就足夠了,但紀娘子需要他照顧的地方其實不多,母子倆算是一路扶持著走過來的。

而成婚即是成家,柳賀肩頭也擔負起了一份責任。

花轎走了與來時不同的一條路,到了清風橋附近時,不少人家知道解元郎今日大婚,紛紛出門看熱鬧,柳賀聽了一路的吉祥話。

花轎將新人迎進了門,柳賀扶著楊家女兒入內,先拜堂,之後再面見長輩,柳賀家中只有紀娘子一個長輩,男性親屬這邊則主要是由三叔負責。

他倒是問過紀娘子,見長輩時是不是將二叔請過來,柳賀並非原諒了二叔以往的種種,只是他畢竟是他的親叔叔,下河村眾親屬中,二叔與他是血緣關系最親近的。

紀娘子聽了只想嘆氣。

按鎮江府的規矩,新人成婚時,長輩親屬都要給見面禮的,條件好些的人家都給金銀首飾,以體現長輩對小輩的珍愛,紀娘子已經照會族老們和二叔二嬸說了,但這兩人頭一樁事便是哭窮,至於見面禮——還不如家中遠親給的禮豐厚。

這倒也罷了,紀娘子也不是嫌貧愛富之人,只是二叔覺得他這個親叔叔該坐主位,又和紀娘子提了種種要求,比如山上的茶葉他該分一些,柳賀免稅的田畝也要讓他這個叔叔沾些好處,若不是柳賀成婚是大喜事,紀娘子真想拿把掃帚把他趕出去。

後來紀娘子幹脆眼不見心不煩,她也不怕柳

義夫妻說什麽怪話,將迎男賓的事交給了三叔負責。

三叔為人踏實穩重,柳賀與紀娘子一向放心,雖楊家在鎮江府城的底蘊更深,結識的本地士紳多,但柳賀也沒想過非要請一位大人物給自家撐場面,這就是他家原本的模樣,真正視他為友之人不會計較這些。

柳賀與新娘拜見時,紀娘子臉上含笑,眼眶卻有些發紅了:“堯娘,今後賀哥兒就交給你了。”

“娘放心。”

“賀哥你也別成日惦記著念書,像塊木頭似的。”

柳賀沖紀娘子嘿嘿一樂:“娘,我哪裏像木頭了?”

紀娘子又叮囑了幾句,柳賀與楊家女兒便進了新房,新房中床是楊家事先來鋪的,在其上灑上各式喜果,擡床、鋪床與灑喜果的俱是好命人,即父母雙全、夫妻恩愛、兄弟姊妹互助的人家,紀娘子甚至未往新房走上一步,若新房有需要男方家的地方,她都請三嬸出面。

楊家女兒坐在床上,蓋頭仍未揭開,柳賀便叮囑與她同來的婦人,若是餓了,先吃些東西墊墊,不必等他回來。

他和對方之前見的幾面都恪守著禮儀,此刻卻握著對方的手不松開,女孩子的手要比他的手小上許多,柔柔軟軟的,不像他的手,手指上都是練字的老繭。

柳賀如何說的,對方就是如何應的,聲音柔和卻堅定。

柳賀這才放下心來,往前院走了過去。

前院中已聚滿了客人,屋內坐不下,只得在院子裏安排了幾桌,柳賀的客人中,丁顯丁瑯兩位先生坐了上座,畢竟是兩人幫忙說的媒,除此之外,他在丁氏族學、府學的同窗們也大都來了,鎮江府及丹徒縣的兩位主官人未至禮先到了,還有府中的鄉紳、舉人,柳家與楊家的好友親朋……

宴上最歡喜的無疑是楊鄉紳,人人都道他選了個好女婿,他原本就有些得意,借著酒意,他甚至和桌上幾個家中有女兒的說起了挑女婿的技巧。

旁人倒也拿他沒辦法,楊鄉紳本人只是個守成之人,但他先有個好叔叔,又挑了個好女婿,可謂天生就有好命。

“澤遠兄,大登科後小登科,你須得陪我們喝上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