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廷議(下)(第2/2頁)

韓世忠又看了一眼朱勝非和秦檜道:“我知道朱相公和秦相公肯定會說財政不足之類,其實在裁撤騎兵,把騎兵改為水軍,把戰馬和養馬的土地賣給民間,獲得錢財就可以用來造船,甚至我們可以直接去購買海商的萬石福船,福船本身極為堅固,稍微改造就能充當戰船,關鍵是時間就省下來了。”

……

韓世忠準備得很充分,連財政問題都解決了,有理有據,養水軍比養騎兵合算多了,沒有人能反對。

更重要是,大家都看出來了,是天子想組建水軍,才讓韓世忠第一個來介紹,讓韓世忠來說服大家,秦檜不吭聲,朱勝非也吸取了談判的教訓,不再反對了。

既然沒有人反對,天子趙構當即宣布,組建水軍,由韓世忠出任水軍大都督,王貴出任副都督,在太湖和鎮江府建立兩個水軍大營,進行水軍籌建,所有水軍將領皆由樞密院任命。

趙構用人自有他的原則,韓世忠削藩,削的是韓家軍,一旦韓家軍消失,那麽韓世忠對自己忠心耿耿,當然可以再次任用。

更重要是趙構在制度上鉗制住了形成韓家軍的條件,那就是將人事任免權收歸朝廷,凡指揮使以上將領,皆由樞密院任命,同時不允許韓世忠自籌軍費,所需軍費皆由朝廷負擔,韓世忠本人的親兵也被限制在三百人,這樣,韓家軍就不會再形成了。

趙構對王貴很器重,其實他已經意識到自己聽信了張俊和秦檜的讒言,調回王貴,導致襄陽失守。

趙構隨即封王貴為殿前都統制、雲麾將軍,這是從三品高官了,也算是對王貴的一種補償。

趙構隨即在禦書房召見了韓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