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短兵(第2/2頁)

傍晚時分,陳慶大軍抵達了鳴沙縣。

……

與此同時,朝廷特使折彥質抵達了京兆府,宣和年間,折彥質就曾經在京兆城居住了兩年,他很熟悉這裏的一草一木,眼前的京兆繁華熱鬧,熙熙攘攘,使他仿佛又回到了宣和年間,一時間,他感覺自己像做夢一樣。

陳慶攻占京兆才一年時間,就恢復得這麽快嗎?

接待折彥質的主官是蔣彥先,他是京兆留守三主管之一,除了他,還有周寬和張妙,所有軍政事務都由他們三人協商決定,但如果是重大事務,必須請示宣撫使夫人。

蔣彥先將折彥質請進了貴賓館,陳慶和折彥質私交不錯,兩人曾在荊北共同抗金,結下了較深的友情,陳慶特地叮囑蔣彥先厚待折彥質。

“折同知生活上有什麽要求,盡管說,我們一定會盡力滿足。”

折彥質微微笑道:“生活上我要求不高,但時間上我並不寬裕,官家要求我盡快返回,我在京兆就只能呆幾天,希望能順利完成任務。”

“那麽明天再細談吧!現在時間不早,請折同知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會派馬車來接。”

“那好!辛苦蔣長史了。”

蔣彥先告辭而去,不多時,驛丞帶人送來豐盛的酒菜,折彥質拉住驛丞笑道:“有事請教一下驛丞!”

驛丞連忙道:“同知請說,小人知無不言!”

“我聽說京兆和關中也被金兵摧殘得不輕,一場富平大戰,將京兆府各縣幾乎都毀掉了,但我一路過來,只看見關中各地到處都在收麥,百姓歡聲笑語,一片生機勃勃。

京兆城內更是熱鬧繁華,商鋪林立,人流如織,和當年宣和年間沒有區別了,我記得陳宣撫使是去年才攻占陜西路,怎麽恢復得這麽快?”

驛丞笑道:“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了,我也實話實說,關中最早是因為金兵需要給養,但關中人基本上跑光了,土地大量拋棄,齊國便從陜北引進了數十萬百姓填關中。

京兆也一樣,很大一部分都是陜北人,人口有了,但還是遭到殘酷剝削,收成的一大半都要上繳,稅費多如牛毛,京兆百姓平均月收入兩貫,可連吃飯都不夠,但自從宣撫使收復陜西後,宣布整個陜西路三年免稅,五年稅賦減半,百姓一下沸騰了。

城裏也一樣,原本米價八十文一鬥,現在三十文一鬥,小麥還要很低,鹽價原本為每斤一百一十文,現在只要三十文,布、酒、茶、油、糖這些生活必須品價格都比從前銳減七成。

相反,平均每月工錢卻漲到三貫,底層人家,一家五口人,勤快一點的話,每月收入五貫錢,可以買兩百鬥麥子,家裏有了余錢,自然就很快繁榮起來了。”

折彥質輕輕嘆息道:“臨安那些整天攻擊陳宣撫使窮兵黷武的人,真應該來關中和京兆看一看,他們就該閉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