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強取豪奪白月光完

聞人奚鎮守望北城的第三年, 景安帝因病駕崩,太子謝平暄登基為帝。

這三年草原那邊一直沒有多大的動靜,不過他們在草原那邊的臥底傳來消息, 草原沒有精力南下,是因為草原本身就亂了起來,各大部落混戰, 互相吞並, 根本分不出精力南下。

對於這種情況, 聞人奚和謝平暄早有預料, 並不意外。

而在這三年中, 聞人奚一直注重練兵。

她說過,總有一天會北上, 現在就缺一個理由。

望北城的守城將士數量比陵安城要少一點,畢竟陵安城才是屢次面對匈奴劫掠的地方,望北城的危險性要少一點, 這三年時間,每年只有一些小部落南下襲擊陵安城, 不過都被顧將軍打了回去,並沒有造成多少損失。

聞人奚一直記著,她相信顧將軍也記著這些事情。

三年時間,有不少在老汗王去世後分離出去的小部落又被其他部落吞並, 草原也終於慢慢恢復了平靜, 而這個時候, 景安帝駕崩, 新帝登基。

三年的混戰消耗盡了草原的元氣, 再加上三年前的那場敗仗, 匈奴急需恢復元氣, 而新帝登基,這段時間比較混亂,在新帝徹底掌控朝堂之前,這都是他們的機會。

——至少匈奴部落首領是這麽想的。

現在蘇赫巴魯是塗顏部落的首領,他的幾個兄弟只剩下一個,其他全部死了,知道中原不好搞,他倒是沒有帶人南下,而是收攏了部落等著看好戲。

他當然對那些分裂出去的部落不滿。

還抱著南人像從前那麽好欺負的念頭呢?

他當初回來也非常不甘,可後來他慢慢認清了。

聞人奚在望北城中如往日一樣練兵,聽著手下傳來的探子情報,知道她等待的機會就在眼前。

果然,沒幾個月,草原就有了新的動靜。

原本新帝登基,她是新帝的班底,是要回去一趟參加登基大典的,不過後來聞人奚和謝平暄書信交流後,都覺得她暫時不要回去的好。

反正他登基名正言順,這三年那些兄弟也安靜得很,登基不會有波折,至於說她沒回去,是不是謝平暄對她不滿這類的猜測,只要謝平暄不是真的對她存在不滿,那麽就算那些大臣怎麽彈劾,都沒有關系。

如今最重要的是草原那邊。

只有將匈奴打服了,趕到更遠的北方去,景朝北面才算沒有威脅。

九月底,目前除了塗顏部落,兩個最強大的匈奴部落聯手,十萬大軍壓到了陵安城城外。

聞人奚清點人馬,望北城如今經過了補充,現在就有差不多十萬守軍,她帶了一半,剩下的五萬則交給了原本謝平暄麾下的一個副將,讓他注意防守望北城,有事情直接派人快馬加鞭去陵安城叫她。

如今匈奴部落勢力大不如前,塗顏部落還沒有參與,前往陵安城的只有兩個部落,望北城要防著的就是走了一半守軍後,塗顏部落會不會趁火打劫,偷襲望北城,其他的不用擔心。

這一次的事情是早就安排好的,章副將也沒有說什麽,直言一定會守好望北城的。

他雖然是謝平暄的人,但與聞人奚合作極好,心裏也極為佩服這位本朝第一位女侯爺。

聞人奚帶去了五萬精銳,陵安城原本也有近十萬將士,一共十五萬人,而匈奴不過十萬。

匈奴雖然驍勇善戰,但聞人奚這三年的訓練也不是白幹的,繞道到匈奴大軍後面,兩面夾擊,這一戰大景準備良多,結束得也快,再次大敗匈奴大軍。

顧將軍在將軍府接待了聞人奚等人,臉上的笑容怎麽都掩不住。

他十幾歲的時候就來陵安城了,見證了匈奴對陵安城百姓的欺壓,也見證了武昌侯父子的死亡,而現在,他見證了我朝將士的崛起。

這次和上次匈奴大軍壓境還不一樣,上次雖然他們大敗了匈奴,可差點沒守住陵安城也是事實,三年前守城守得極為艱難,哪裏像這次一樣。

“顧叔。”馬上入冬了,聞人奚盡管想要現在就開始清繳匈奴部落,但冬季草原寒冷危險,還容易迷路,並不是個好機會。

光是禦寒都成問題。

不過,不能深入匈奴部落,不代表不能開始清繳距離望北城和陵安城不是太遠的小部落。

先從周圍的小部落開始,等到來年開春,再深入草原,去攻打其他匈奴部落。

顧將軍看著面前挺拔成熟的女子,邊關的風沙吹得她不像從前在京城那樣嬌嫩,但那雙眼睛卻燦若星辰,臉上的笑容也像極了翺翔的雄鷹。

自信又張揚。

等著匈奴主動入侵中原,然後以此為理由剿滅,這是聞人奚和謝平暄商量好的。

雖然他們覺得,就算直接出擊也正常,但是朝中一些大臣卻覺得大景是禮儀之邦,天朝上國,沒有將匈奴看在眼中,即使匈奴從前年年南下,邊關無數受苦百姓,也不足以讓他們放下心中的偏見與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