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啟程離洛(第2/2頁)

“路途遙遠,諸位無需再送。”

說罷翻身上馬,眾官員也在建春門外止步,皆祝高澄路途順暢,早日歸洛。

高澄的車隊與一萬隨行大軍越行越遠,直至看不見蹤影,眾人才回城散去。

元仲華與姑姑元明月同車,一個勁逗弄著懷中的長女阿宓,就是輩分有點亂。

以她嫡母的身份,阿宓以後要喚一聲母親。

可按著元明月與元仲華的關系,又該喊一句表姐。

“阿宓往後到底該喚我母親,還是表姐?”

元仲華睜著大眼睛問道。

這可把元明月鬧了個大紅臉,她也知道元仲華不是故意讓自己難堪。

當年她與高澄,也算是元仲華做的媒。

無論真是少不更事,從而引狼入室。

還是因自己年幼不能進門,來一招驅虎吞狼,至少她們姑侄是站在同一陣線的。

“自當是母親。”

元明月輕聲答道。

“那我該叫你姐姐,還是姑姑?”

元仲華戲謔道。

元明月羞惱地瞪她一眼:

“那自然是要叫姑姑的。”

元仲華不理解,疑惑道:

“明月姑姑為何這般肯定?”

元明月掀起兩側窗簾,察覺到馬車周邊的奴仆、婢女離得都比較遠,才輕聲與她說起了閨房話:

“夫君因著你的關系,平日裏也是喚我明月姑姑,等你將來進了府,只怕……”

“只怕什麽?”

元仲華追問道。

元明月帶了幾分羞意道:

“平常時候,自然是讓你喚夫君,若是招你我一同侍寢,只怕仲華就要改口了。”

元仲華大感驚訝,她馬上想到了爾朱英娥、小爾朱這兩姑侄。

直到今天,她才知道高澄這些小癖好,趕緊追問府中其余趣事。

元明月一一說與她聽,比如高澄與爾朱英娥以皇後及下官相稱,又非要小爾朱按著與爾朱英娥的輩分喚他姑父,讓元玉儀喊他姐夫,讓元靜儀叫他妹婿等等。

顛簸的馬車中,兩女對這些羞人的禁忌話題越聊越是起勁,元仲華也顧不得再去逗弄庶女兼表妹的阿宓。

小高王為大魏嘔心瀝血,整點閨房情趣放松一下,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高澄沒有直接走河橋,他出洛陽徑直東行,路過段韶所在虎牢,繞道斛律光所在大梁、又在崔季舒所鎮兗州落腳。

小崔還真沒忘記昔日戲言,為他獻上一位美婦。

還特意告知,這婦人新寡,被婆婆怪以克夫,趕出了家門,但聽說消息是被父翁覬覦,惹婆婆吃了醋。

高澄對崔季舒這種獻女魅上的行為大加指責,嚴厲警告他,僅此一次,下不為例,便將那婦人留在身邊做了一名婢女。

真不是高澄好色,到底是崔季舒一片心意,不忍傷了這份主仆之情。

但高澄還是存了一份小心,命人暗中探聽這美貌婦人的身世,果然如崔季舒所言這才放下心來。

他還真怕崔季舒為了討好自己,真幹出人造寡婦這種喪天良的事情。

臨別時,高澄不同於來時的惺惺作態,握著崔季舒的手,誠懇道:

“叔正,往後莫要再為我尋美,於我來說,再美的婦人,也比不過府庫殷實,民眾富足。

“這幾日我都有打探民情,你在兗州治理得很好,但也要切忌傲慢,好好幹,將來三省主官中,尚書、中書兩省,必有你的一席之地。”

崔季舒又被高澄的大餅給喂撐了,他這輩子的追求就是中書或者尚書兩省的主官之一,門下省可入不了他的眼。

高澄對於崔季舒的誇贊並無一點違心之言,相比較段韶、斛律光治理的北豫州、梁州,並未荒廢政務的崔季舒對地方的治理,明顯優於這兩人。

但如今大將鎮州的風氣就是這樣,軍政分離這條道還有得走。

正如離洛陽時,高澄對段榮所言,段韶已經領軍進了洛陽,部眾屯駐永寧寺。

也讓段韶有機會能夠侍奉父親,高澄拉攏人心的手段有如春風潤物細無聲。

渤海王府內數面屏風就是明證。

又比如捉尉景時,也不忘提醒高季式歸鄉掃墓。

這一次出巡,給沿途經過的段韶、斛律光、崔季舒三人各自留下七雙麻鞋。

南線駐守的如高敖曹、堯雄、慕容紹宗、劉豐、高嶽等人也都有贈送。

甚至特意讓家眷們保持難看的做工,就是讓他們深信,這麻鞋絕對是出自高澄家眷之手。

做了這麽多雙麻鞋,哪怕是爾朱英娥那雙挽弓的手,其實都能縫納得有模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