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4頁)

不過他們都知道,大弟二弟這個年紀參加鄉試,就是奔著重在參與去的,誰也沒指望他們才十四五歲就能考個舉人回來,因此大家、包括沈麗姝這個考生家屬在內,也只是對放榜話題感興趣而已,就當茶余飯後的八卦,倒也沒有特別在意。

周邊地區的考生全都奔赴杭州貢院,放榜也是在杭州貢院門口,徐虎他們想想還有幾分遺憾,“如果咱們還在杭州,這會兒都看上熱鬧了,咱們的店離杭州貢院不遠。”

“是啊,不是都說江南文風鼎盛,今天是放榜的大日子,這會兒杭州門店那附近還不知道熱鬧成什麽樣。”

沈麗姝聞言笑道,“你們別忘了,一旦考中舉人,官府是會派人往他們各自家中報喜的!婺州也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去府城應考的也不少,總有幾個能中的,只是官差快馬加鞭從杭州過來需要些時間,天黑之前肯定是能到的,到時候,咱們在婺州也照樣瞧見盛況。”

她預料的沒錯,傍晚時分,大家就趕上了這場熱鬧,而且主人公剛好就是他們的鄰居。

說是巧合吧,其實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婺州門店的地址也一如既往選在鬧市區,為了方便上下班,沈麗姝在隔了兩條街的地方租了個院子當員工宿舍,從這邊抄小箱子去上班,步行只需幾分鐘,但又跟商業區隔了幾條街,晚上比較安靜,可以保證大家良好的睡眠環境。

這樣鬧中取靜的宅子,毫無疑問屬於當地的高档小區,剛好這個時代讀書考科舉,也多是有錢人才能參與的遊戲,所以新科舉人剛好是沈麗姝他們的鄰居,也不是很令人意外。

江南的百姓果然重視教育,他們對於其他八卦可能沒汴京人民那樣愛湊熱鬧,但一遇到科舉放榜這種事,簡直是全家老少出動。

報喜官騎著頭戴大紅花的駿馬進城,這裏的人們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紛紛放下手頭的事追著報喜官跑,還有人仗著腳程快甚至跑在馬前面,正好給不熟悉地形的報喜官帶路。

越來越多的百姓得到消息,呼朋喚友從家裏跑出來,跟在報喜官後面看熱鬧,於是就出現了萬人空巷的大場面。

即便是在京城見識過狀元遊街的小夥伴們,也被這場面震撼了,瞬間無心工作只想吃瓜,於是頭一回提前下班,把店門一鎖也跟在人群後面湊熱鬧。

走著走著發現要去的方向越來越熟悉,最後成功在每天進出的巷子口,跟從家裏出來吃瓜的沈麗姝碰上頭,小夥伴們於是歡聚一堂,看完了鄰居收到消息,從震驚到狂喜,最後一家幾口抱頭痛哭的感人畫面。

擠在巷子裏圍觀新科舉人家屬的百姓們,一直到天黑下來,才依依不舍的散去,沈麗姝他們也意猶未盡的回了家,吃著新鮮出爐的豐盛晚飯,繼續熱情討論隔壁的新科舉人。

二堂哥沈大路嘴角含笑,美滋滋的說:“雖說舉人爹娘當著所有人的面抱頭痛哭,多少有些失態,但我是很能理解他們的,日後大弟二弟中舉,我恐怕也忍不住要淚灑當場。”

是的沈大路,這次來婺州開荒的團隊還多了位新成員。

當然也不是很新。

之前沈麗姝回京參加完大弟二弟的謝師宴,再返回杭州主持開業事宜的時候,二堂哥就跟著她一起去杭州了。

沈大路為了這個外派機會,爭取了近一年時間,阻力大都來自於家庭。

老沈家孫輩男孩加起來十幾號人,成家了的就只有大堂哥二堂哥,他倆都是二十好幾的“大齡青年”,屹今為止大堂哥也只有兩個女兒,二堂哥家一個孩子都沒有,沈爺爺沈奶奶他們期待了多年的大胖曾孫遲遲看不到影子,記得都開始求神拜佛了,堅決不答應放他們去江南。

當初大堂哥能被允許跟著去揚州支援新店開業,是因為老沈家的人都知道他火候還不夠,頂多被派出去打打下手,一兩個月後就回京了。

但老二不一樣,他是有點本事在身上的,雖然比不上他五弟備受重要,但在家裏這些孩子中也是佼佼者,一旦放老二出去,多半就是挑大梁的,就像一去不還的徐家那兩個小子。

想想親家夫妻對倆大孫子的牽腸掛肚,沈爺爺沈奶奶堅決吸取教訓,不想步親家的後塵,就不能給家裏的孩子們把心玩野的機會。

不過隨著一家家外地門店的開張,源源不斷的喜訊傳到家裏,那些外派的孩子們更是個個賺得盆滿缽滿,老人家的態度也不由自主松動了些,從一開始的堅決不放人,變成了達到要求才可以放他們出去。

他們給成了家的堂哥定下的要求是必須生個兒子,完成了給老沈家開枝散葉的重任,才有資格背井離鄉去外地打拼;而沒成家的那些,則是在生兒子之前再加一條先成親,換湯不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