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3頁)

小夥伴們紛紛點頭:“是啊,怎麽在金陵吃頓飯,比咱們汴京還貴?”

沈麗姝:啊這……她剛才好像是太興奮了些,盼了這麽久會所嫩模,一激動,直接把一兩多的銀錠當小費,把小姐姐高興得差點當場給她磕一個。

實際上只聽聽曲是花不了多少的,沈麗姝這筆錢,足夠讓她從他們進門唱到吃飽喝足出門,全程不帶歇的了。

算了,就讓這個美好的誤會繼續下去吧。沈麗姝理直氣壯的想,她又沒有作案工具,找小姐姐純粹是欣賞美和藝術,沒人能比她更純潔,但要是小夥伴們可不一定,要是從此染上壞習氣,她可是要開除處分的。

避免這種麻煩,最好從源頭掐滅苗頭。

沈麗姝做的一直都很棒,小夥伴們既怕被她拋棄,也怕她回去添油加醋被打斷腿,更心疼自己的荷包,也就只跟在她屁股後面見見世面,自己是從來不敢有花花腸子的。

金陵跟汴京一樣,也是座不夜城,沈麗姝和小夥伴們身臨其境的感受著紙醉金迷夜生活,逛到深夜才回客棧休息。

第二天他們就馬不停蹄開始辦正事了,小夥伴們分頭行頭,有人負責打聽本地豪強世家,分析未來合作夥伴的做事風格和商業版圖。

另一波人則不管招商的事,滿大街轉悠了解各街的客流人群,收集足夠多的信息才好具體分析。

很多信息,他們昨晚就分別向酒樓、客棧甚至是街面上的販夫走卒開始打聽了,但信息量遠遠還不夠。

沈麗姝不幹活,倒也給小夥伴們提了點意見、指明方向,合作商可以從業內找,但最好不要奔著本地餐飲巨亨去,可以先試探一下。

現代人因為在網絡上指點江山慣了,多多少少有點戰略思維,於是就連沈麗姝都明白良性競爭的必要性,有時候扶持同行,未必就是培養競爭對手打自己,也可能是互利多贏的局面。

就像她名下的燒烤店和酒樓,看似是競爭關系,可誰知道他們背後是同一個老板,聯起手來瓜分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找同行合作也是相同的道理。

前提是對方要有肚量和眼光,換一個心思狹隘的,聽到他們要來搶飯碗,直接打出門還來不及。但如果恰好相反,合作商是有能力也有野心的同行,他們就能強強聯合。

給小夥伴們當完狗頭軍師,沈麗姝就繼續躺平了,大家早出晚歸收集各方面情報,她在深度體驗金陵風土人情,順便等秦叔叔的回信。

逛完秦淮河畔回來那天,她就迫不及待給秦叔叔寫了信:金陵太棒了,這裏的小姐姐又美又甜,哦不,是商業氣息之濃郁,並不輸於汴京,咱們在金陵開一家分樓吧!

秦叔叔不是她需要防備的孫家,他們的合作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之上,一直都能相互理解包容,從始至終沒有任何不快,也就沒有了換股東的必要。

沈麗姝知道,秦家在江南地區也是有些人脈的,齊叔叔他哥以舉人之身在江南當官,三年後政績斐然順利升遷,當地沒人幫襯多半是辦不到的,齊大人自己那點家底放在江南怕是不夠看。

所以去年去揚州開店之前,沈爹私下問她何必要那麽麻煩,請秦大人幫幫忙是否可行時,沈麗姝猶豫過。

她記得秦叔叔那屆進士,不少出自江南,當年的風姿卓絕的探花郎,也偶爾還光顧酒樓,他們都是秦叔叔的同年,是人脈網。

倘若秦叔叔還在身邊,她或許不必猶豫,可他不在,沈麗姝最終選擇了和小夥伴扛下所有,自己想辦法把這些問題一一解決。

但酒樓跟燒烤店不一樣,秦叔叔是酒樓大股東,找她要人天經地義。

秦叔叔不像她,賺多少錢都揣進自己的口袋中,他每年從酒樓分得的巨額利潤,因為數目較大,反而不能當普通私產一半處置,大約一半都孝敬了公中和長輩。

盡了義務,那就要享受應得的權利,就算秦叔叔自己手頭的人脈不合適為她保駕護航,秦家也得出面處理。

沈麗姝對此毫不擔心,她只需要一邊在享受江南風情,一邊等待秦叔叔的回音。

等收到確切的結果,她才好寫信去酒樓搖人。

一切也如預料般順利。

秦郁松給沈麗姝的回信很迅速,也因此頗為簡短,概括一下就一句話: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背後的事情他來解決。

於是,正在徐虎他們跟新合作夥伴扯皮摳細節的時候,天上人間的張彬也組建了個六人團隊,意氣風發坐上了南下的商船。

沈麗姝的想法就是多孵點賺錢的乖崽,她躺平數錢。

但即便如此,這一年對沈麗姝來說,仍是奔波的一年。

同時也是收獲滿滿的一年。

七月流火,小郎君金陵店開業。

八月盛夏,天上人間金陵店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