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3頁)

不是她吹,在便宜秦叔叔的鞭策下,沈麗姝勉強也算半個知書達禮的才女了,至少琴棋書畫中的書畫掌握得很好。

她開始學畫的時間晚,結果卻是後來居上,上輩子的素描水彩基礎讓她進步飛快,加上秦叔叔這位名師親自指導,年紀輕輕就能完成自成風格的作品,有藝術修養的文化人見過都誇好。

他們的天上人間酒樓裝修時,照例也請秦叔叔搜羅了一些冷門的優質書畫作品作為裝飾,另外沈麗姝在便宜秦叔叔的鼓勵支持下,挑選了幾幅自己也覺得不錯的畫作裝裱展示,混在其中也沒有半點違和感。

因此沈麗姝信心滿滿,她精心為榜一大佬作的、也是他擅長的花鳥畫,發揮穩定甚至隱隱有些超常,再請有名的裝裱師傅進行裝裱,這份禮物還是很能拿出手去的。

榜一大佬最多也就欣賞不來她的藝術,但基本不會嫌棄她的心意。

事實上,榜一大佬非但不嫌棄,還相當能欣賞她的藝術,收禮物的歡喜程度不比奶團子少,也可能是大佬更講究禮數,沒過兩天就火速給她送來了回禮,是滿滿一匣子珠光寶氣的宮花。

是的,珠光寶氣。

沈麗姝沒見過世面,還以為宮花就是用鮮花做的釵環,心想後宮妃嬪未免也太卷了些,定制珠寶服飾跟宮花比簡直弱爆了。

畢竟有腳趾思考也知道,後宮嬪妃不可能像她們鄉野村姑,看到漂亮的花可以連著枝幹摘下來,直接當簪子往頭頂插,也很美滋滋,宮妃們身份高貴,就越講究逼格,往頭上插的簪子即便不是金玉的,至少也得是銀簪吧,戴根樹枝算怎麽回事?把脆弱的鮮花固定在金銀玉石簪子上,技術要求就很高。

何況鮮花都有枯萎的時候,這是躲不掉的自然規律,古人的智慧也不能逆天,再神奇的保鮮手段,能延長到三五天大概就是極限。

鮮花枯萎後怎麽辦,重新制作一批宮花麽?

好奢侈,但是她好喜歡!

送走侍衛柳大哥,沈麗姝迫不及待打開盒子,準備瞻仰這個時代的科技產物,然後她和她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匣子裏的宮花確實每一朵都嬌嫩欲滴、栩栩如生,可它們跟鮮花沒有半毛錢關系,因為那栩栩如生的花瓣,在燭光的映照下流轉著璀璨光芒,自然生長的鮮花,應該也不能每一朵花瓣、甚至連花蕊的形狀都精美到極致。

那樣流光溢彩、熠熠生輝的光澤,倒讓沈麗姝想起張掌櫃給他們科普的那種珍貴貢品雲霧綃,小心翼翼伸手觸碰花瓣,薄如蟬翼的觸感也有點像,但是宮花的料子更加輕如無物,鮮亮明媚的顏色也是小張掌櫃給他們觀摩的雲霧綃所無法比擬的。

張掌櫃曾說雲霧綃一尺十金,且有價無市,那制作宮花的材料豈不是一寸就要十金了?

包括作為陪襯而點綴鑲嵌在其上的珠寶玉石,也無一不是精品,這些宮花每一支都是價值千金,值得供起來當傳家寶一般的存在!

雖然這現實中的宮花,跟沈麗姝想象的科技巔峰不同,但也殊途同歸,花瓣的原材料就凝結著這個時代巔峰造極的工藝水平,而且她懷疑這又是一門後世失傳了的技法,就像辛追夫人的素紗禪衣。

那她豈不是未來國寶的主人?

沈麗姝可太喜歡這份禮物了,為此還難得生出過一些負罪感,跟榜一大佬的心意比起來,她的付出好像還是太敷衍了。

下次一定要更用心些才行。

榜一大佬送的宮花精致絕美且實用,一盒有足有六支,沈麗姝原本還想大方的邀請她娘和那時剛好進城的堂姐青娘都來挑支喜歡的,被她爹勸住了,老爹表示他們都知道“程公子”是如何貴重的身份,人家的一份心意,她一聲不吭轉送實在不好。

沈麗姝一想是這個道理,只好作罷,六支宮花都自己珍藏,感覺手頭十分富裕,再不用像守財奴,扣扣搜搜舍不得拿出來用。

她平時不戴出去,是沒找到合適的場合,今天去秦家還真的可以,沈麗姝聽了她娘的建議,很主動起身去取自己的珠寶盒,抽出放宮花的那一層,幾人眼前有一瞬間光芒大盛的錯覺,春日陽光映照在花瓣上的熠熠生輝,是無論看多少眼仍不住驚艷的。

母女倆下意識屏住呼吸,靜靜的感受過珠寶的魅力,沈麗姝果斷伸手,取出鵝黃色蘭花的那朵,“那今日就用這支吧,我喜歡蘭花,更喜歡邊上墜著的珍珠流蘇。”

流蘇垂下來,連耳墜都可以省了。

她這屬於先下手為強,蘭花正是六支宮花中造型最精致小巧的一支,可能是為了體現它如君子般的清雅高貴,按說白色最能襯托氣質,但是貴族世家好像都比較忌諱白色,反倒黃色是時下最貴氣逼人的顏色,因而這支蘭花做成了淡淡的鵝黃色,低調中不失奢華,沈麗姝便毫不猶豫選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