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2頁)

沈麗姝也覺得她大舅當主廚,還是要幾個幫手的,從小跟著的小徒弟,總比臨時對外招聘來得安心,用兩個菜譜換三個廚房小工、未來廚師,這波不虧,當即表示了支持,“還是大舅思慮周全妥帖,不過您拿這兩個菜譜去酒樓之前已經鄭重問過我的意思,當時我就說既然是教給大舅,您自己拿主意,這次也是一樣,很不必再問我了。”

“這可不一樣。”徐大舅以為外甥女不知道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耐心跟她解釋了他帶菜譜去酒樓,和把菜譜直接傳給東家區別。

大概意思就是前者東西還是他的,後廚有後廚的規矩,只要他不想教,老板親自來了也別想把他的菜譜學走,偷師在他們廚師中是最無法容忍的事情,這年頭手藝人又吃香,養出了幾分驕傲氣性,哪家酒樓傳出偷師的醜聞,但凡技術過硬的廚師都不去他家掌勺,讓這家人偷雞不成蝕把米。

後者就是很正常的技術交流了,只是教會徒弟還擔心餓死師傅呢,這樣毫無保留的跟老東家交流,很有可能親自扶持出一個競爭對手,由不得徐大舅不慎重。

沈麗姝聞言笑道:“原來是這樣,不過大舅也還是多慮了,酒樓在老家,咱們的飯館在城裏,隔著半日的路程呢,搶不走咱們的生意。再說烤魚和板栗雞也不會是咱們的招牌,我這又琢磨出了幾個更適合當招牌的菜譜,吃完飯就把具體做法寫下來,大舅這陣子有空多練練手。”

大舅滿心歡喜的點頭,“就知道姝娘滿肚子都是好點子,有你這話,大舅再沒什麽可顧慮了。”

沈麗姝大言不慚:“是啊是啊,大舅早該把心放肚子裏。”

接下來舅甥倆就湊在那裏嘀嘀咕咕,沈麗姝首先報了一大串讓旁聽的沈家旺和徐二舅幾人都忍不住口水直流的菜名,蔥油雞、辣子雞丁、三杯雞三杯鴨、豬肚雞、腌篤鮮、糖醋排骨橋頭排骨、紅燒肉梅菜扣肉、剁椒魚頭、水煮魚水煮肉、毛血旺、幹鍋肥腸,念完這一長串信心滿滿的問徐大舅:“大舅想先學哪幾道菜?”

徐大舅在徐二舅的慫恿下勇敢表示小孩子才做選擇題,他全部都要學。

沈麗姝於是把做法簡單口述一遍後,暫時謄抄了前八道菜的菜譜,讓徐大舅帶回去好好研究。

倒不是她小氣吧巴拉,不肯把點到名的菜譜都寫給徐大舅,實在是八道菜的字數就不少了,用了四頁大紙,把沈麗姝手腕都寫累了,毛筆書寫速度也賊慢,他們是中途休息出來吃席的,吃完還要回去下班,便只能先寫一部分,剩下那部分她寫完讓徐二舅抽空送回去。

雖然徐大舅以外的老徐家人這次都進城生活了,徐二舅不必再每天通勤四小時,從今天起,下班到家基本半個控制在半個小時內,但他還有個任務是定期去拉運木炭,因此每隔幾天還是要出城一趟,經過老家給他哥帶個信什麽的,也就不在話下了。

沈麗姝打定主意,回店裏抓個小夥伴代筆,她實在寫不動了,便跟小夥伴們同還在徐姥爺家吃喝聊天的親友道了別,繼續回店裏搬磚去了。

跟徐大舅開完碰頭會議,沈麗姝果然放心把前期準備工作交給老爹。

不過她也知道不會太快出結果,徐姥爺搬完家,如今輪到他們自己家了,見過這陣仗的沈麗姝大概明白父母現階段的任務重心,尤其是她娘懷著孕,很多事情都需要避諱,老爹這幾日怕是比她更加諸事纏身。

沈麗姝有耐心等家裏大事忙完再說。

日子很快便到了他們商定的黃道吉日。

她家大手筆翻修宅子的時候順便定制了嶄新成套家具,又因為新家舊家離得不遠,其他要搬到新房裏的大件家具也都提前搬過去了,喬遷這天只象征性的擡了些日用品和廚房用具,自然遠不上幾天前徐姥爺家令人嘆為觀止的動靜,這回老家來人也遠沒有上次多,但也同樣高朋滿座、熱鬧非凡。

逢年過節在走動的親友們基本都來吃席了,沈爹衙門同僚和兄弟單位的朋友這回也傾巢出動,其中有一部分甚至看沈麗姝的面子居多,比如齊孔目一家,兩位大小張掌櫃,牛奶羊肉供應商金老板,木炭供應商大頭叔叔和他兩個舅兄,以及秦叔叔和他家的幾位常客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