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頁)

結果在這種家庭走出來的沈四伯,燒烤水平卻意外得還不錯,第一次上手就把火候控制得很好,後來更是得心應手,除了覺得調料太貴老實舍不得放料外,技術完全沒毛病。

舍不得放調料也沒什麽,畢竟是兩人一組,他放得不夠,搭档也會補上。

後來沈三伯進城後,休息時間給孩子們八卦吹牛,沈麗姝他們才知道,原來沈四伯小時候還是媽寶男,兄弟和小夥伴們吃完飯就跑沒影,只有他,家裏一叫就乖乖回去,父母讓幹嘛就幹嘛。

以至於沈奶奶只要做飯找不到人幫忙燒火,就把四兒子抓壯丁,沈四伯這才練就了一手盡控制火候的本領。

這也算是一種天賦了。

要是換成沈三伯,就算想跟他弟一樣幫孩子們承擔這份辛苦,也愛莫能助,他根本不懂燒烤。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沈三伯的加入,才給了沈四伯相對的自由,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選擇想要的工作。

不然沈四伯這會兒也只能幹瞪眼。

因此面對這份意料之外的申請,徐經理和沈副經理都覺得問題不大,爽快就批準了。

沈四伯於是當起了燒烤師傅,他的搭档是徐力。

本來沈四伯不申請的話,這個月也輪到徐力和沈大金,現在他加入,大堂哥只能往後排,八月雖然也熱,不過中秋節後就會一點點降溫了,怎麽說也比七月舒坦。

按理說徐力年紀小,更值得享受這份優待,可是沈四伯和他大侄子性格一樣一樣的,都不是很會變通,倆經理一合計,還是把機靈的徐力安排給沈四伯搭档吧,比如放調料,沈四伯舍不得,他可從來不會手軟,倆人剛好互補。

而且以沈四伯的性子,徐力即便不是他侄子,也算是看著長大的孩子,還是會照顧他,把更多工作往自己身上攬的。

徐虎這位大哥也挺放心,就這麽安排好了。

徐力和沈四伯的合作確實很愉快,都不聲不響研究起新品來了。

最令大家驚訝的是新品計劃的主導者,居然不是更會來事的徐力,而是沈四伯提出並執行,徐力只在旁邊打輔助。

沈四伯這種孩子控,產生開發新燒烤的念頭也跟他閨女有關,才調整崗位沒幾天就趕上羊肉串上市,這只小肥羊可是青娘荷娘她們姐妹幾個一口一口喂養長大的,每一斤肉都凝結著她們的心血。

放假回家的時候,沈四伯一直聽姐妹倆嘰嘰喳喳聊她們養的豬和羊,還興致勃勃帶他去圈舍裏看,如今她們的第一頭羊終於出欄了,由他負責烤制。

就算姝娘不說要把羊身上所有能利用的部位都上爐子烤,沈四伯自己也是這麽想的,都是孩子們的心血,他也希望能最大程度的利用這只羊,畢竟羊肉這麽貴,要是一整只都能做成燒烤,就更有賺頭,以後需要羊肉的地方也更多,這樣青娘她們也能如期待的那樣賺更多錢了。

不過大家此前只有烤羊肉串和羊排的經驗,兩次還都是徐虎動手,其他人都只在旁邊看著,然後努力學習。

所以羊身上的其他部位該怎麽烤,還得從長計議,沈麗姝自然是跟沈四伯和徐力倆人一起研究。

本來就認真幹活的沈四伯,這次更是前所未有的認真用心,一不小心就陷進去了,格局打開,順著先鹵後烤的羊蹄想到了豬腳,然後在沈麗姝的鼓勵和徐力的配合下,花了兩三天時間,真把香噴噴的烤豬蹄研究出來了。

沈麗姝之前說過,後廚這個部門升職也要看成績,最先研究出新菜品並且得到顧客認同的小夥伴,就會是廚師長。

沈四伯弄出烤豬蹄後,經過十天左右的試賣,也到了市場的認同,豬蹄銷量很穩定——穩定的供不應求。

跟豬肉其他部位比起來,豬腳原料也是個問題,還好當代老百姓只熱情追捧肥肉,對幹巴巴的瘦肉都不太感冒,豬蹄這種沒有幾兩肉的豬下水,就更是愛搭不理了,他們普遍認為只有不舍得買正經肉又想吃肉的,才會買豬下水回去糊弄。

當然買得起豬下水,而比吃不起肉只能啃窩頭的強。

總之,在豬蹄不太受歡迎的大環境下,他們又發動了林姥爺父子和他們的人脈搜羅市面上的原料,才勉強湊出了一百多份烤豬腳上架銷售。

這玩意兒來得不容易,小夥伴們也一致認同豬蹄一點都不比烤五花差,於是沈麗姝大膽的把價格定在了二十二文一小份。試賣期間怕被人覺得他們在搶錢,活動價只要十六文,虧本大甩賣。

但可能是他們在羊肉串之後推出的新品,跟一串羊肉串就要八文錢的天價比起來,十八文一碟子的烤豬蹄,都被襯托成良心價格了,大部分人抱著獵奇心理點上一份。

等他們嘗到了烤豬蹄那軟糯香濃、入口即化的神奇口感,獵奇就變成了沉迷,就算原地恢復二十二的原價,怕是也眉頭都不皺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