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3頁)

“好的。”沈麗姝乖巧點頭,本以為老人家這只是一句叮囑,不想徐姥爺順著這個話題聊下去了,“姝娘,姥爺一直知道你是有志氣的好孩子,比你爹娘舅舅和這些兄弟們加起來都強,以前說要帶他們在城裏發財,不到一年已然辦到了,這之後可還有什麽打算?”

沈麗姝一愣,她還以為問這個問題的會是她爹或是一起創業的小夥伴,萬萬沒想到,第一個問她下一步計劃的是徐姥爺。

這會兒,小夥伴們全都還沉浸在搬磚發財的快樂中呢。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沈麗姝這麽感慨,在老人家慈祥又期待的注視下,也沒有藏著掖著,誠實回答道,“其實我一直很想買個宅子,家裏沒有院子和水井,住著多有不便。”

徐姥爺眼睛一亮,“在你家附近買嗎?那價錢可不便宜。”

沈麗姝點頭:“最好不要離我家太遠,這樣我爹去衙門當值也方便。價錢不便宜也沒辦法,家裏人多,弟弟們總有長大的時候,再過兩年,現在的房子就不夠住了,早晚都是要買的,早買早享受。”

“難為你一個孩子,還要為弟弟們打算。”徐姥爺感慨一句,接著話鋒一轉,“姝娘準備何時買宅子?也幫姥爺一起看看。”

沈麗姝:……

她以為生出她娘那麽精打細算閨女的姥爺,多少會勸勸她腳踏實地,不要這麽大膽冒進,結果老人家不走尋常路,非但不勸阻,還要跟著她一起買房。

看到外孫女眼底的驚詫,徐姥爺爽朗一笑,“很驚訝是不是?悄悄告訴你,姥爺這麽多年也攢了些銀子,既然進城買房,那些用不著的田地也可以賣出去,再找你表哥表弟湊一湊,湊個兩千貫,在外城買個宅子,一家子搬過去住,也比現在方便。”

徐姥爺不用人教,天生就懂得置換的道理,眯著眼睛笑道:“姥爺不如你爹娘有福氣,能有姝娘你這樣出息的孩子,家中還有一大家子人,想進城生活只能一步一步來,先在外城定居,讓你舅舅和表兄弟們再跟著你打拼幾年,等他們成親前,說不準有機會搬到內城去。”

那個時候,他們就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再也不是鄉下泥腿子了。

“姥爺這般有遠見,一定會心想事成的!”確定徐姥爺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心想跟她一樣在京城買房,沈麗姝當然舉雙手雙腳贊同,她掰著指頭算了算,“如果姥爺跟我一塊買房,咱們年底去看看,還有四五個月呢,到時候表哥表弟和大舅二舅,也能攢下大幾百兩銀子……”

徐姥爺老當益壯,驕傲的指了指自己,“我也能賺一兩百貫。”

“是,加上姥爺您的,那年前再賺一千兩沒問題了,不過您跟表哥表弟他們說好了買房的事嗎?”

沈麗姝問的是有沒有得到表哥表弟的同意,而沒問她倆舅舅,徐姥爺明白她的意思,笑道:“只是有這個念頭,沒想到姝娘這麽快就要買房,還沒來得及同他們商量,不過跟你大舅二舅粗略提過,你放心,日後當真要買房,房契寫姥爺我的名字,但是你表哥表弟們出的銀子也算在裏頭,不會虧了他們。”

沈麗姝確實放心很多。

徐姥爺願意買房搬城裏去住,對一起搞事業的大家都是件好事,徐二舅和徐林徐鷺都能全職上班了,徐姥爺他們的小菜和饅頭也可以當天做當天賣,不需要路途遙遠的運送,另外大舅母和二舅母要是願意,也可以去店裏當個保潔阿姨,工資待遇和小夥伴們一樣,一家人整整齊齊的給她打工,豈不是美滋滋?

只是徐姥爺家不像她家,她家買房沈麗姝一個人出錢,房契鋪契都只會寫她一個人的名字,產證清晰、無需扯皮。

可徐姥爺家裏人多,要買的宅子搞不好比她的還大,比徐姥爺和大舅二舅三人,恐怕向天再借五百年也買不起汴京的宅子,哪怕只是外城,主力軍還得看跟她一起發家致富的小夥伴們。

徐虎徐力哥倆也姓徐,這年頭不講究分家,家裏要買房,他們掏錢本是天經地義,可是

要知道這裏還有個奇葩的習俗,家產的百分之八十都分給長子,到時候徐虎徐力吭哧吭哧出大力氣買房,輪到分家的時候,徐力大概就分走個廚房廁所,坑不坑爹?

哦對,店裏的分紅是徐虎徐力和徐林徐鷺四兄弟共有,可大房的長子只有徐虎,二房的長子是徐力,到時候家產都給他倆,徐林徐鷺倆小朋友才是真正的大冤種。

照這麽分配,不止徐姥爺這個家要散,沈麗姝擔心他們的生意也遲早要完,不得不多嘴問一句。

幸好徐姥爺沒有一味的強調風俗傳統,采用了她最喜歡的公平分配原則,沈麗姝放心了,滿意了,給徐姥爺加油打氣,“到年前攢個兩三千兩,姥爺直接在內城買宅子,位置不用太好,靠近城門關那邊就有不錯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