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4頁)

反正顧客們也不是很在意看不看得見冰塊,只要喝起來夠冰夠過癮,就是合格的冷飲了,把硝石制冰改成硝石冰鎮,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至少顧客們都比老板滿意。

而老板只要看到每天的營業額,那點計劃失敗的不甘,就徹底煙消雲散了,還反過來安慰自己,她想象中的制冰術相當於制冰機,而真正做出來的大約是冰箱一樣的東西。

就算二十一世紀,也不是人均制冰機的,冰箱它難道就不香嗎?

有冰箱還是很香的,不僅營業額提高,就連上班環境都得到了改善,這麽一大缸冰水放在後廚,像是台天然空調,小夥伴們可以輪流過來蹭空調。

等天再熱起來,他們的宿舍和家裏也可以利用上這個天然空調,豈不是美滋滋?

沈麗姝於是放下了最後一點遺憾,專心致志開發新產品,趕在枇杷下市之前,推出了三款楊梅新品,分別是冰點楊梅、楊梅水和楊梅冰茶。

冰點楊梅的做法跟酸梅湯有點類似,放足量的糖和水大火煮開後,再小火熬十五分鐘,放涼後開始冰鎮,客人點餐後只需隨取隨用。

楊梅冰茶其實就是楊梅烏龍茶,當然這時候還沒有烏龍茶,不過好在首都的物產豐富,市面上的茶葉品種齊全,她舌頭也比較靈,綜合口感跟成本後,選擇了閩州的一種青茶,味道清爽有回甘,她覺得跟上輩子喝的烏龍茶有點像,也不是什麽名貴品種,用來煮果茶再適合不過。

奶茶的話她還是更傾向於紅茶,原因無他,伯爵奶茶的名字太深入人心呢,讓她穿越了還念念不忘,紅茶跟牛奶才是絕配!

說回楊梅冰茶,做法也簡單,楊梅、糖和茶葉加水煮沸,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全程中小火,煮到色澤紅亮就可以了,同樣是放涼後冰鎮,如果有條件加一片檸檬和幾顆荔枝最佳,沒有問題也不大,買得起楊梅就很棒了,她自己都覺得自己豪橫!

至於楊梅水,名字最簡單樸實,卻是沈麗姝個人認為最絕的,絕對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它是用楊梅和苦瓜熬出來的,當然致死量的糖必不可少,熬成楊梅苦瓜醬後就可以直接沖水飲用,做法看似簡單,但味道絕對不敷衍,這樣慢慢熬出來的楊梅醬,酸甜可口、入口即化,吸飽了楊梅汁的苦瓜醬更是再無半點苦澀味,只有讓人欲罷不能的酸甜味道,和那膠膠糯糯的口感!

正式上架前,沈麗姝找小夥伴們試吃,大家對冰茶和冰點楊梅贊不絕口,唯獨聽到楊梅苦瓜醬時瘋狂拒絕,把這個當黑暗料理,但當沈麗姝強勢讓他們品嘗後,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真香了,痛哭流涕求姝娘再給一口苦瓜。

以前的苦瓜他們愛搭不理,如今的苦瓜他們高攀不起。

因為跟楊梅和糖成團出道的苦瓜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這樣一碗冰鎮的楊梅水定價也要四文錢,小夥伴們每人少吃一口,就能多賣好幾百文了。

當然錢不是重點,重點是甜食吃多了不好,會蛀牙會長痘會發胖還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得不償失~

所以給大家再續一碗楊梅水後,沈麗姝就把罐口給封上了,“明天就要上新品了,都想好怎麽跟顧客推薦了嗎?”

小夥伴也不是白試吃的,把新品嘗過一遍後,你一言我一語的,也能把特點和優勢總結個七七八八,沈麗姝再幫他們總結並重新組織了一下,就是一套完整的推銷話術了。

敲定了推銷話術,還有小夥伴給沈麗姝提議,“姝娘,楊梅苦瓜醬名字是不是改一改?苦瓜聽起來有點嚇人,不像正經渴水。”

沈麗姝從善如流的點頭,“可以,就直接叫楊梅水吧,簡單大氣。而且只要咱們自己人不透露,客人多半吃不出這裏面有苦瓜,那想跟著賣楊梅水的店也學不到全部,我們可以放心的告訴顧客,這個楊梅水是本店秘制招牌,在汴京找不到第二家如此正宗的店。”

聊起營銷方面的話題,沈麗姝就有點刹不住車,一個個想法就跟沒關閘的自來水龍頭一樣不停往外冒,不知道的還以為市場營銷才是她的老本行。

沈麗姝欲罷不能,小夥伴們也格外配合,尤其是經理和副經理,走馬上任快滿二十天了,徐虎和沈大柳越來越能適應新的崗位和身份,搬磚的激情不降反增。

尤其是姝娘回到店裏研究冷飲後,帶動各部門的銷量穩定提升,才過去半個月,他們基本能確定這個月的盈利超過上個月,已經不是問題了,問題是會超出多少。

要知道,開業那個月有促銷活動和顧客的新鮮感加持,才能創下凈利潤一千多兩、平均每天凈賺五十兩的輝煌業績,可這個月都沒有了新鮮感,竟然也保持了這個成績,叫人如何不備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