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4頁)

入學一個月,她弟都會說相聲了,林夫子可真是個人才!

小老弟可聽不得這種話,無故躺槍的沈文殊都忍不住擡頭,小眼神委屈又幽怨的看了阿姊一眼,沈進殊更是大聲道:“我們都把寫得最好的那些字讓二舅帶回來了,阿姊沒看過嗎?你一點都不關心我們!”

沈麗姝表示不背這個鍋,她也很理直氣壯,“我要是不關心你們,秦叔叔送我上好的文房四寶,就不會特意給你們留一份了。”

沈文殊只聽二舅說過齊叔叔有個朋友秦叔叔,也很喜歡阿姊和他們家的燒烤,那個叔叔家裏還是當什麽什麽大官的,特別了不起。

不過秦叔叔給阿姊送文房四寶的事,他也是頭一回聽說,聞言又驚又喜,忍不住插了句,“阿姊,真的我們也有嗎?”

“秦叔叔送我了,自然就是我的,你們表現好,我就也給你們獎勵一份。”

沈文殊舉手表示他表現很棒的,“夫子說我學《千字文》過半,也會書寫,學得比很多人都快。”

沈麗姝依稀記得自己上學期間,有陣子很流行國學啟蒙,有人說孩子只要學會《千字文》,就相當於掌握了一半小學生所需的識字量。那她弟兩個多月學會《千字文》,縱然先前在家打過基礎,這效率也是相當可以了。

她毫不吝嗇的給大弟點了個贊,“大弟真厲害,有空把你會的字寫一遍給我看看,要是寫得好,阿姊就給你獎勵。”

“哼。”沈進殊小臉明顯寫著不服,又不甘心阿姊自誇哥哥,撅著嘴道,“夫子說我學得也很好呢。”

沈麗姝故意問:“所以你也學會半本《千字文》了嗎?”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沈進殊零基礎,年齡又小,要是剛啟蒙就能趕上他哥的進度,那他豈不是天才兒童?

早該被他們發現抓去上學了,怎麽還會“蹉跎”到六歲(虛歲)!

但沈進殊也半點不氣餒,挺起小胸脯驕傲道:“林夫子說,他明年動身前,要舉薦我去林舉人身邊學習。”

這是沈麗姝始料未及的,轉頭去看徐二舅。

徐二舅無奈點頭,“我們也是前日才知道林夫子的打算,本來要通知你們的,大弟和二弟偏要他們自己回來告訴你們。”

沈麗姝在意的不是這些細節,她壓抑著激動的心情,“我記得您和姥爺之前說過,林舉人輕易不收學生,要收也只會收那種有資質、可以走科舉的苗子?”

這回不用徐二舅回答,沈四伯他們都能給出肯定的答案,“那是自然,林舉人收徒標準可高了,除了他兒子和一位族侄,咱們鎮上就再沒人能入他的眼。”

“聽說林舉人另收的幾個學生,有兩個是他同窗家的孩子,可見林舉人的學問也很不一般呢。”

徐二舅熱情加入討論,“有件事你們都不知道,鎮上那些老秀才都說,林舉人的學問完全可以去考進士的,只是他身子弱,怕遭不住那個罪,加上其獨子林公子天資聰穎,林舉人才暫且歇了科舉的心思,專注在家培養林公子,也順便教一教學生。”

得知林夫子有向林舉人舉薦學生的意圖,徐姥爺也很激動,他跟沈麗姝想到一塊去了,先不說林舉人收不收收學生,至少林夫子這舉動,說明他是看好孩子走科舉路子的。

現如今,女婿是衙門小吏,工作身份都體面,姝娘又帶著兩家人一起賺大錢,他們只要肯齊心協力,供一兩個孩子走科舉想是沒問題,壓力大點,日子也只會比原先好過。但只要有孩子考取了秀才甚至是舉人功名,那才是真正祖墳冒青煙的好事,家裏培養了出了有功名的讀書人,都不需要他升官發財、改換門庭,也能造福往後三代子孫了。

想到某些畫面,徐姥爺心中便是一片火熱,認為林夫子這般助人為樂,他們也要全力配合才行,勁往一處使,努力促成這樁大好事,他們的福氣就在後頭了。

於是老人家當時就給兩個兒子下了死命令,要他們發動自己認識的“狐朋狗友”們,全方位打聽林舉人的事情,最好事無巨細,不能漏掉絲毫細節。

雖然他們和林舉人都住在通許鎮,細究起來還有七拐八繞的關系,但是一個是普通人家,一個是當地“豪門名流”,差距之大就像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以往沒機會打交道,就只能臨時抱佛腳了。

還好徐大舅和徐二舅都算是交遊廣闊的類型,奉旨吃瓜,還真聽了一耳朵林舉人有多牛逼的事跡回來,然後就讓想要分析一下他們能從哪裏下手的徐姥爺徹底麻爪了。

好像……根本無從下手啊,林舉人不缺名也不缺利,林家也夠有錢的了,那些想讓孩子跟林舉人念書的地主員外,不知道明裏暗裏給林舉人送了多少好東西,人家都不為所動的,自家這點家底,想突出重圍也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