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4頁)

狹路相逢,沈家旺一臉“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幹什麽”的茫然,但這裏是他們家附近,周圍都是認識的人,有些事反而不好宣揚,他及時把險些脫口而出“今晚生意也這般順利”的問題咽回去,迅速轉身成為領路人。

他們觸不及防在家門口相遇,氣氛有一秒凝滯,但大家反應都很迅速,也沒有誰出聲叫破,沈爹掉頭,其他人就拉著車子繼續往前走,堪稱配合默契,一秒鐘都沒耽擱。

其實正常反應,該是側身讓路的,不過沈家旺還沒忘記他出門又順手落鎖了,鑰匙還在自己身上,就只能當仁不讓的帶路了。

迅速開了鎖推開大門,沈家旺才回身和沈四伯一起合力,將幾百斤重的推車搬過門檻送進室內,孩子們也緊隨其後進門、落鎖,終於可以放心說話了。

沈麗姝和小夥伴們第一時間把背包放桌上,就提了油燈回各自屋裏,沈麗姝去取賬本和裝金銀錠的錢匣,小夥伴則搬裝銅錢的大箱子。

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沈家旺也趁機去查看了推車裏裝烤串的木桶,幾只定做的大桶一如既往的空空如也,他徹底安心下來,朝一盤的他哥笑道:“這麽早竟也賣空了,看來今晚生意也很不錯。”

沈四伯從孩子們各回各屋時,就笑得見牙不見眼了,兩只粗糙的大手也無意間搓動著,完美詮釋什麽叫喜形於色,根本沒主意老五說了什麽,只剩點頭的本能了。

沈家旺知道四哥為何如此激動,這不姝娘發工錢麽,連他哥和二舅子,以及明日才正式帶著行李來家住的大侄子統統有份,他們坐得住才奇怪呢。

事實上也不只是參與其中的當事人這般期待歡喜,見證了燒烤攤從無到有的沈家旺,內心的參與感和代入感也一點不比他們少,所以他能理解四哥,就不強行拉著他沒話找話了,沈家旺一邊翹首以盼,一邊將孩子沒來得及處理的今日收入,一一都倒在了桌子上。

沈麗姝和小夥伴們帶著全部家當回到爹娘的屋裏,第一件事也是先清點今晚的收入。

今天減少了貨品,相應的收入也跟著驟減,加上數錢這玩意兒熟能生巧,以他們如今的效率,不消半個時辰也就清點明白了,今晚收入十八貫出頭。

沈麗姝一絲不苟記都在賬本上,底下再一條條羅列明細,總營業額中,哪部分是賞錢,分別又屬於誰的業績,再旁邊是每日支出。

采購交由徐二舅全權負責後,沈麗姝只需要提前一天給錢。

她其實覺得這樣太麻煩,還不如向之前取木炭一樣,直接給二舅一筆大的,他快用完了再來找她要。

這個提議卻意外遭到了徐二舅的強烈反對,他表示木炭可不能跟食材比,每天的食材消耗實屬巨大,自從他接手後,最少的一次也就是今天,仍花了一貫錢,平時更是一千好幾百文,他覺得這數目已經很不少了,外甥女還想把十天半個月的菜錢一次性給他,十好幾兩的,他走在路上、晚上在家睡覺,心裏不會踏實。

徐二舅不怕麻煩,他更願意外甥女每天將第二日所需的菜錢算好給他。

沈麗姝會那麽提議,主要也是擔心每日一結,會給徐二舅帶來不便,她自己很無所謂,甚至這樣還方便記賬呢,那自然是尊重員工的意願。

至於將第二天所需的采購費用提前算好,對之前和小夥伴們采購了好些天、頗為了解行情的沈麗姝而言,也不算有難度,她自己心裏有數,再問問每天都需要買菜的徐二舅和她娘的意見,就能算出大概數目。

考慮到突發狀況之類的,她一般都會多給二十文,這讓徐二舅的采購工作十分愉快,從沒發生過捉襟見肘的尷尬情況。

沈麗姝從來沒提過采購多余的錢怎麽辦,但每次只要剩了錢,徐二舅都會第一時間給沈麗姝報賬並退還,就像今天這批貨,徐二舅興高采烈跟她說特意湊了個吉利數字,總計九百九十八文,象征著“久久發”,然後非要把剩下的二十二文還給她。

所以沈麗姝在今日的支出上,記了一筆九百九十八的采購費用。

至於木炭、調料和簽子,因為明日他們要去大相國寺大幹一場,以沈麗姝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性格,自然是早兩天就備足了貨,這些都能支持一段時間,跳過跳過,沈麗姝最後在市金那欄填上數目,一百文。

這裏是市金就是攤位費,而且還是按天算。

汴京的地攤經濟不但繁茂昌盛,還很正規,攤位都是名為“街道司”部門劃分好的,為了方便管理和創收的目的,攤販租攤位都要向街道司交市金,這個部門的服務也相當到位,每晚七點到九點,就會有一群由彪形大漢們組成的街道司差役,來夜市上挨家挨戶收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