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4頁)

這就像街頭巷尾也好早出現過幾家烤串店,但他們的味道遠不如正主,沈麗姝和小夥伴們依然每晚都被熱情的客人團團圍住,烤串烤到手抽筋一樣。

他們一直都在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這些小插曲非但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意,反倒推動燒烤成為風靡全城、幾乎人人都知道的網紅美食,於汴京百姓而言,好像就是一眨眼,整個京城開始流行起了吃烤串,沒吃過的都不算正宗京城人。

這時節,距離大相國寺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正式拉開序幕,也一天天臨近了,已經有不差錢的提前進城定好客棧或園子,京城接頭肉眼可見的熱鬧起來,沈麗姝他們也招待了一波又一波“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

也不知道汴京人民怎麽幫他們安利的,外地遊客們大多操著一口南方口音,上來就問他們這裏是否是久負盛名的“小郎君烤肉”,就是不但烤肉一絕、烤饅頭片更是人間至味的那家。

沈麗姝表示迷茫,好家夥,她竟然是最後一個知道自家的燒烤攤叫“小郎君烤肉”的!

那些遊客看出在攤子上做主的她分明是個女孩,身後還有沈四伯這個成年人忙前忙後,臉上的疑惑比她還深,“既然有小娘子,還有這位大哥,為何你們要叫小郎君烤肉?”

姝娘:我也很想知道啊!

沈麗姝終於意識到了一個致命錯誤,她忘記給自家燒烤攤取名字了。

其實也不完全是忘了,沈麗姝主要是覺得他們家只是個小攤子,取名顯得太鄭重了,加上她是個取名廢,就想著等開了店再好好取一個名字,現在能拖一時是一時。

萬萬沒想到,就在她偷懶的功夫,熱心腸的汴京人民就幫他們想好了名字,且一不小心就叫開了。

小郎君烤肉這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傳播度廣到連外地遊客都有耳聞了,她往後再想什麽“好吃的烤肉”“沈家烤肉”,肯定都比不上“小郎君”的國民認可度。

沈麗姝對此表示痛心疾首,往後“小郎君”這個招牌風靡京城,讓人們知道它的大股東大老板竟然是個小娘子,她不要面子的嗎?

但眼下,沈麗姝甚至不能盡情哀嘆痛失冠名權的悲傷,眼看著遊客已經露出仿佛被詐騙的懷疑眼神,她立刻調整回營業狀態,解釋道,“是的,這位員外老爺,我們家是正宗的‘小郎君烤肉’,您大概剛來京城不知道其中緣由,容我跟您細細道來,這名兒呢,其實是熱心善良的老主顧們給取的,也托大家夥的福,最初是我們兄妹一行來這夜市擺攤,人小力薄,反而多得了幾分關照,漸漸在此處打出些名堂,哪怕後來出現了許多和我們一樣的烤串攤,老主顧們也最愛關照我們家,客人您也瞧見了,整個夜市,我們家是最熱鬧的。至於叫小郎君,也是大家夥憐惜我們年少懵懂,才如此親昵稱之,若是叫小娘子烤肉,顯得多了兩分輕浮,反倒不美了。”

她這一番解釋口齒清晰、條理分明,立馬打消了外地遊客的疑慮。

只不過姝娘心裏的苦,只有姝娘自己知道。道理她都懂,但依然很想抗議,哪怕叫兄妹烤肉呢,她也在招牌中擁有了存在感不是?

如今倒好,七八九個人的電影,她卻始終不能擁有姓名。

另一方面,需要向客人解釋如此一大串來證明他們是正主,其中也有沈麗姝自己造的孽。

因為她和小夥伴們的成功經驗,讓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個財富密碼,於是就這幾個月時間,城裏的小童工可謂是如雨後春筍,就連沈麗姝他們那條巷子,也有被原就在擺攤或做小生意的父母或親戚帶出去當童工的小朋友。

效果據說也都還行,小朋友們只要打扮幹凈得體,嘴巴甜會微笑,多少能騙來幾個愛心泛濫的大人。

然而不小心推動童工經濟的沈麗姝遭到反噬了,州橋夜市如今放眼望去,幾乎每三五家攤子就有小朋友在那當導購,卷得讓資本家都打呼內行!這就導致沈麗姝需要從多角度來力證他們家是“小郎君烤肉”。

若放在以前,這附近只有他們一群小朋友,她只要一指自己和小夥伴,遊客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隨著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增多,幾乎每來一波,沈麗姝就要如此同他們解釋一遍,兩天下來,說得她嗓子都快冒煙兒了。

當然她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回報。

這些能夠拖家帶口進京跨年的都不是普通人,人家說不定還要順便視察產業、走親會友,總之就是不差錢。有人誇沈麗姝說話好聽又是個人才,有人覺得他們的攤子頗有新意,幾乎都在點了一堆烤串後,不耐煩聽報價,直接遞來一二兩碎銀表示不用找了。

沈麗姝於是就真香了,幾乎是連夜請她娘定制了一個簡單招子,接待外地遊客的第三天,“小郎君烤肉”這個名字就掛在了他們燒烤攤上頭,招子迎風招展,外地遊客遠遠就能瞧見,再也不怕迷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