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頁)

沈文殊報數字的時候,沈進殊就自覺挺起了小胸脯,一聽阿姊發問,更是驕傲舉手,小嘴叭叭道:“大哥說我們下個月去鎮上讀書,不能天天回家住,手頭有點錢才安心,所以要趁著現在能賺錢,好好兒攢一攢。”

二弟就想著好事,沈文殊自然要補充,“手裏有錢,若是紙筆不夠了,我們也能自己買。”

下個月送他們回鎮上讀書是沈麗姝的決定,父母也答應了,便由她全權負責學費。

但想也知道,學費才多少錢?爹娘咬咬牙是能承擔的,只是這年頭沒有義務教育補貼,書本和筆墨紙硯卻不是緊一緊就能省出來的。

其中紙筆的負擔最重,這玩意兒又貴又是消耗品,一旦用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偏偏沈麗姝想起他們姐弟跟著老爹學習幾個月,卻至今沒機會握筆,沒事只能蹲在地上用樹枝戳寫的經歷,就倍感心酸,心想再苦不能苦孩子,弟弟們上學的文房四寶可要準備充分了,這錢她也包了!

大頭都要出,沈麗姝自然也做好了給他們發生活費和零花錢的準備。

只是這段時間忙著搬磚搞事業,沈麗姝的念頭轉過就放下了,決定有空再提。

沒想到小家夥們已經默默給自己攢生活費了。

沈麗姝對此是欣慰甚至驚喜的。

她剛穿來的時候,大弟二弟就是很普通的小孩,跟巷子裏那些滿地打滾、把自己搞得臟兮兮的泥猴子沒什麽區別。所以在開始搞事業之前,沈麗姝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造調皮弟弟上面,以學習為由把他們關在家裏少出門浪,並教他們養成了勤洗手愛幹凈的好習慣。

為了讓他們乖乖聽話,沈麗姝也是頗費了一些心機,教他們玩一些抓石子、跳房子的小遊戲,或是帶他們一起動手做手工玩具。

不過她並不覺得累,這個過程中她也找回了久違的童年,更重要的是成果顯著。

短短一個月,大弟二弟那臟兮兮、黑乎乎的小臉就養白了一大截,讓繼承自母親的清秀眉眼五官看起來更加靈動可愛了,加上再沒機會去外面打滾,看起來幹幹凈凈,立刻就跟他們的小夥伴不一樣了。

幹幹凈凈、白白嫩嫩的小包子,誰會不想使勁rua一把?

於是大獲成功的沈麗姝榮獲了本小區的優秀姐姐稱號,三姑六婆都知道她教育弟弟很有一套。

但很快,沈麗姝的注意力全部放到賺錢上,沈文殊沈進殊慘遭失寵。

不曾想,兄弟倆在她不知道的地方仍然茁壯成長。

他們當中提出攢生活費的肯定是大弟,不但有想法還有執行力,沈麗姝親媽眼覺得這份心智都不比成年人差了,但二弟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他畢竟只是個不滿五周歲的小朋友,愛吃愛玩才是他的天性,沈麗姝決定把他們兄弟打包送鎮上讀書,對他也沒什麽要求,就當送幼兒園了,比起待在在家裏,父母和姐姐都得沒時間管他,跟著哥哥去上學說不定更合適。

這之前,沈麗姝的主要教育對象也是沈文殊,對待沈進殊則只要他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就行了。

如今被放養的小家夥能在家長並不幹涉的前提下,自個兒堅持跟哥哥一起攢錢——別看他攢得少,可也是一個一個銅板、從自己隨便省下來的,沈麗姝認為他的表現並不比哥哥差。

兄弟倆優秀得讓她驚喜感動,突然就有種在她努力奮進時,身邊的親人也在跟著她的腳步向前沖的感覺。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雙向奔赴的幸福?愛了愛了。

沈麗姝不由自主露出了姨母笑,沒透露她會負責他們生活費的消息,反而對大弟二弟的行為大加贊賞、不吝吹噓,甚至鼓勵他們堅持理財,“你們這麽能幹,搞不好以後需要去錢莊開戶。”

就像現代有想法的父母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會帶他們去銀行開戶、讓他們管理自己的資產一樣,古代錢莊也有類似的職能。

這裏的幾個大錢莊源自於江南,據說個個傳承了幾十上百年,歷史淵源並不比西方的銀行少。

於是沈麗姝把對銀行的信任也延續下來了。

但是除了被她吹捧得雙臉通紅、興奮向往的兄弟倆,其他人借是囧囧有神。

這年頭要不是一些商人或是官老爺需要長途跋涉,身邊不便帶太多現銀,只能去錢莊兌成銀票外,誰沒事去錢莊開戶啊,嫌錢多得沒地方花嗎?

沈徐氏更是一臉無語的打斷道:“快別吹了,還錢莊,你們知道錢莊大門朝哪開嗎?”

沈麗姝:……

被下了面子的沈麗姝決定互相傷害,毫無預兆續上之前的話題,“那娘把弟弟們的兩百文也收走了,加上您和爹這段時間每天的工錢,豈不是快有兩貫了?”

“……”這下果然輪到沈徐氏無言以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