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頁)

繡娘在這個年代真的是高薪職業了,沈麗姝相信她娘要是把它當正經工作,賺的未必比她爹少。這時就忍不住勸道,“娘手藝這麽好,不如請個婆子來家裏幫您洗衣做飯帶弟弟,你就專門刺繡,想必每個月也能賺好幾兩銀子。”

沈徐氏依然毫不猶豫的否決,“咱們家又不是地主老財,請什麽婆子?姝娘這話可別在外頭說,要鬧笑話的。”

沈麗姝:……

看她娘完全沒當回事的樣子,姝娘忍不住在心中哼道,她娘不請她請。

等她有了錢,就要請個手藝好的婆子天天給他們做好吃的,看誰會笑話!

才發完宏願,她心心念念的表兄弟們,就帶著能幫她發家致富的東西過來了。

徐家兄弟各背著一麻袋的東西進城,熟門熟路的穿過巷子踏進姑母家門。

前面說了,汴京城寸土寸金,他們這片“貧民區”除了少數幾家還留著院子,大部分都是門戶朝外的奇怪格局,一開門人家就能看到他們在做什麽的那種。

偏偏這裏還沒有關門的習慣,大白天關著門就默認在幹見不得光的事,次數多了流言就會傳遍整條街。

為了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口舌事端,沈麗姝再不習慣這種生活模式,也只能努力入鄉隨俗,因此他們家現在也是門戶大開,徐家兄弟幾個這兩月來得勤,連招呼都不用打,就跟回自家一樣自然的跨過門檻。

而屋內娘幾個也見怪不怪,紛紛起身上前幫他們拿東西。

沈麗姝已經等好些天了,此時身手前所未有的靈敏,表兄弟們才卸下包袱,她已經扒拉開幾口麻袋,看到裏頭全都是圓滾滾的、已經剝去了刺球的板栗。

這份量可比她預計的多太多了,不由驚喜的問,“才回去幾天,怎麽就打了這麽多板栗,你們叫舅父舅母他們幫忙了?”

大表兄徐虎一臉得意,“爹娘他們只是在家幫忙剝板栗,這幾袋子都是兄弟們自個上山打的。”

徐家在鎮上的日子過得不錯,徐大舅和徐姥爺都是有本事的,連帶著他們家的孩子也在同齡人中有了威望,徐虎幾兄弟從小就是孩子王,帶著鎮上的小夥伴們爬樹捉鳥、下河摸魚、田裏偷瓜,堪稱鄉中一霸。

徐大舅不假思索把他們打發來城裏給外甥女打下手,也是嫌他們太能闖禍了。

徐虎兄弟幾個自從得了表妹請他們回鎮上摘板栗,有多少摘多少的囑托,回到家立刻呼朋喚友爬山去,小夥伴們也給面子,一群十來歲的半大小子浩浩蕩蕩進山,一般的大人都搶不過他們。

徐虎掰著指頭給表弟妹們數都有哪些兄弟給他們面子,數到後面還出現了一串沈家姐弟熟悉的名字。

沈麗姝和沈文殊倒也還沉得住氣,沈進殊卻是不過腦子,立刻興奮的插嘴道,“沈大力沈大山我認識,是老家的堂兄!”

“對,你那七個堂兄也每天跟我們一起進山,很賣力氣。”徐虎哄完小表弟,才轉頭對沈麗姝說,“大力他們知道你這裏要用到很多板栗,特意讓我轉達你,接下來只要山上板栗沒打完,他們就會繼續摘,都攢著放家裏,用完了隨時回去拿。”

沈麗姝這才表露出歡喜,“這可太好了,也辛苦表兄弟們了,姝娘不會讓你們白幫我做工的。”

徐虎笑嘻嘻,“我還沒說報酬的事,他們就很積極要幫忙了。”

沈麗姝知道,這個大表哥表面上五大三粗,卻是最像徐大舅一個,精明中透著大氣,堪稱粗中有細,並不是愛占便宜的性子,他還沒給幫忙的夥伴們發酬勞,大概有自己的考量,比如想從當中篩出值得長期合作的夥伴。也可能是手頭數目不夠給所有人發酬勞,準備攢著一起發。

上一回賣花生瓜子,他們兄弟倆分到的錢確實不算多,因為從制作到銷售都讓沈麗姝自己包圓了,哥倆還不太放得開,只在她身邊充當保鏢角色。

沈麗姝不是什麽冤大頭,在家的條件也沒法在娘舅家充大款,便依照按勞分配的原則,跟哥倆商量出利潤十分之一給他們兄弟倆平分,當做辛苦費的分配方式。

花生瓜子的原料都是徐大舅傾情贊助的,炒花生時表哥和表弟也有打下手,沈麗姝就沒算自己的人工成本,直接把銷售額當利潤了。

最後她賺了足有五貫錢,兄弟倆總共分得五百文。

就這樣,徐虎徐樹已經樂得找不著北。

當初被家裏打發到三姑家,他們還當是吃苦受累來了,沒想到表妹每天帶著他們街頭瓦肆溜達,好吃好玩還輕松,最後又能拿到報酬,他們超喜歡這裏的!

挖到第一桶金,沈麗姝都沒控制住自己的洪荒之力,又是買肉吃又是買布做新衣裳的。當然沈徐氏把她的布扣下了,說不年不節的沒必要穿新衣裳,留著過年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