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明月當空(第3/3頁)

這等陣仗,即使天河城修士都是見多識廣之輩,也忍不住為之膽寒。

“齊觀主,羅睺真的會成功嗎?”壓抑的氣氛中,巨闕武帝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他的身旁,黑暗中,站著一位滿頭皆白的“老人”。

“我能感覺到他的氣息越來越強了,他快成功了。”沉默了片刻後,齊補天緩緩開口道。

“可是……”巨闕武帝咬了咬牙,聲音中有著說不出的憋屈,“為何他就能這麽順利?難道是我們人族的修行體系不如魔族嗎?”

人族成祖,得經歷天門洗禮,魔族成聖,卻沒有類似的阻攔。

這般看來,真是相當不公平。

“祖境是祖境,聖境是聖境,兩者相等,但並不代表兩者的本質是一樣的,”齊補天輕聲道:“不用太過悲觀,我們不是還有希望嗎?”

巨闕武帝聞言,似也想起了那最後的希望,雙眼中有著微光湧現。

雖然那希望在他看來十分渺茫,但總歸是希望之光。

無邊的黑暗壓抑得人有種發瘋的沖動,這種時候,尤為需要光芒,哪怕只是微光。

適時,一抹微光浮現。

陽光都無法穿透的濃重魔雲之中,一輪殘月探出身來,向著人間灑下月光。

“不見天日……”齊補天擡頭望天,自語道:“但,明月當空,不是嗎?”

……

青州。

雖有青州縱橫三萬裏,江湖不過一隅也,但也有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深山,藤蔓密布的洞口。

陸青山站在洞口前。

秦倚天站在他的身後,就像以往一樣。

陸青山擡頭望向天上的那輪明月。

多年前,他從這個煉屍洞走出,擡頭看見得便是天上的這輪明月。

多年後,雖然他已經走過了很長很長的路,經歷了許多許多的風雨,可這裏似乎沒有什麽變化,也依然是這輪明月當空。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陸青山撥開藤蔓,走了進去。

煉屍洞早已荒廢,雜草叢生。

一路向前,一路向裏,直至來到某個幽深的洞窟。

洞窟之中,有著一個不深不淺的池子,只是早已幹涸。

很久之後的重回舊地,陸青山並不是為了追憶過往,而是在追尋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這是我來時之地,初生之地。”陸青山指著那個幹涸的池子說道,這是秦倚天從未了解過的隱秘,所以她也很驚奇,難以想象自家公子怎麽會從一個池子中誕生,而不是母親的肚子裏?

他繼續絮絮叨叨地道:“在我的家鄉,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所以……”

“可是,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麽做。”他最後說道。

即使與陸青山心意相通,有著無法想象的默契,此刻秦倚天也無法確定他這句話究竟說的是不知道如何得始終,還是不知道自己現在的選擇究竟正確與否。

他把天河城留給齊補天。

把廣陵關放在一旁。

把愈發血腥殘酷的道魔之戰棄於身後。

甚至是沒有回玉門關,以至於夏道韞以氣數為玉門關續命。

曾有李求敗萬年不入長安,如今陸青山盡也有相似的命運,有相似的選擇。

相似的選擇,帶來相似的痛苦。

可這不代表陸青山不負責任,只因他有一個更大的責任要負。

那個責任太大,大到即使是九劫劍仙的肩膀也扛不住。

除非再往上登一層樓。

可是那最後的一步,究竟要如何跨過呢?

這真是一個值得思考很久的問題。

在思考中,道魔之戰,人族大劫的進程轟然向前。

……

在人族的文化中,一個人的名字往往有其的出處或者是意義,龍套除外。

比如楚牧神,登天牧神。

比如謝青雲,乘青雲而去……

青山,真是一個十分美妙的意象。

它最高遠,最穩重,最可靠,自古以來得到了無數文人墨客的筆墨眷顧,有著很多的意義。

但不論被賦予多少的意義,它的本質都不變。

風雨將至,青山在前。

這就是它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