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鎮國之劍(第2/3頁)

見騎軍校尉不肯說,陸青山也就沒有再追問。

殿外兩人,重新陷入了沉默之中。

就在這時,不遠處的大殿內,傳來一陣激烈的喧嘩吵鬧之聲。

騎軍校尉皺起眉頭,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似乎知道裏邊是在吵什麽。

“是公主殿下與臣子起了爭執?”陸青山問道。

“是。”騎軍校尉回道。

“不是說公主殿下憑借自己的才能與平南將軍的支持,在秦國地位已經穩如泰山,怎麽還有人敢與殿下起如此激烈的爭執?”陸青山又問。

“是無人敢,”騎軍校尉點了點頭,緩緩從口中擠出數字,“但假若那個與殿下發生爭執的人正是平南將軍呢?”

……

此刻,大殿之上。

英才濟濟,滿朝文武,多是三品大員才可以穿戴的紫袍朝服,一些老人甚至是有著繡蟒的官補子。

但真正吸引滿朝文武注意力的,還是那個胸口繡有麒麟官補子的精瘦男子。

他閉目凝神,站在武官的最前列。

這座大殿,乃至整個秦國的武臣,都以他為尊。

他便是秦國平南將軍。

大殿上一道咳嗽嗓音響起,平南將軍身後那一列武臣中,有人走出班列,緩緩下跪道:

“公主殿下,臣以為當前雪嶺局勢愈發嚴峻,平南將軍身為秦國大將軍,當執鎮國之劍,以固軍心。”

“臣懇請殿下賜劍將軍!”

下一刻,兵部侍郎走出,同樣跪下沉聲道:“微臣以為是時候賜劍平南將軍了,偌大秦國之內,除了平南將軍,還有誰有資格執掌鎮國之劍?”

平南將軍身後,一個又一個武臣依次走出,跪下,沉聲道。

滿朝嘩然。

這已經是相當於逼宮了。

局面竟然會發展到這般地步,是誰也沒想到的。

畢竟公主殿下當初就是在平南將軍的力保之下,才得以執掌秦國的。

其實他們先前已經為平南將軍是否有資格執劍進行過一次激烈的爭執了。

平南將軍執劍是大勢所趨,但是公主殿下卻是堅持鎮國之劍有更合適的主人,一直不同意賜劍平南將軍。

就因為賜劍之事,公主殿下與自己最為忠心的支持者平南將軍近來矛盾愈發凸顯,再也不復當初“君臣相宜”之景。

誰也想不通,公主殿下到底是在堅持什麽。

文官們都望向站在自己最前頭的那位首輔大人。

這位身為秦國文官之首的滄桑老人,緩緩出列,冷哼一聲道:“鎮國之劍,是皇家之劍,該交由何人執掌,是皇家之事,非天下之事,本就應當由殿下決定,何時輪到你們這班粗魯匹夫說了算了?”

老人目光掃過一幹武臣的面龐,最後落在那位平南將軍的臉上。

平南將軍睜開了眼,面無表情地看著老人,擲地有聲地回應道:“殿下一直說有比我更適合執劍之人,本將自然不然忤逆殿下。

但是既然此人暫未出現,現在邊疆局勢嚴峻,本將懇請公主暫時借劍於我,又何嘗不可?”

老人一時語塞。

這也正是他無法理解公主殿下的地方。

他自己都無法理解,又如何能為公主殿下說話呢?

平南將軍話罷,一時間文武百官就都是各懷心思起來,目光看向禦椅上的公主殿下,想看看她怎麽處置當下的情況。

是順從大勢“借劍”平南將軍,還是不顧群情激越,繼續堅持自己?

最終,那位今年也不過二十二的年輕公主殿下,面對這些目光,然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俯瞰著眾人說道:“執劍之人暫未出現,暫時借劍於平南將軍的確不是不可以……”

曾經那麽堅持的公主殿下,就這麽服軟了?

雖然知道在當前的局勢下,為了避免分裂,這是最妥當的安排,但文武百官們還是未能接受殿下這突然的大轉變。

於是整座大殿變得安靜無比。

下一刻,公主殿下那柔和的聲音再度響起。

“但是,他已經出現了。”

“現在,他就在殿外候著呢。”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群臣們似乎從公主殿下的這兩句話中聽到了一抹淡淡的俏皮之味。

不過擡頭看到公主殿下那清冷的面色,紛紛摒棄了這個念頭。

——公主殿下的鐵血,這些年來他們都是有目共睹。

沒有一人是再會將她當做女子來看待。

既然如此,俏皮這種情緒又怎可能出現在他們公主的身上呢?

這邊,公主殿下做了一個手勢,在眾人還沒回過神來之時。

“宣過江龍陸青山進殿。”

通傳太監悠長的聲音響起。

大殿之內一片死寂。

平靜且有規律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的傳來。

殿內諸公、文武百官,幾乎是下意識的,懷著復雜的心情將目光望殿門看去,包括那位平南將軍都是眯起眼看向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