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秋霜凝(第2/3頁)

《鱗劍》、《聚合五行劍》、《大衍之劍》……這些則是劍道術法中數量最為稀少的防禦劍術。

一門又一門玄奧的古老劍術,涉及各個領域,有快劍,有慢劍,有殺劍,有困劍……各有各的優劣,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劍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蘊含攻擊之術。

這很劍修。

劍修劍修,只攻不防。

雖然這是一個誇張的說法,但也不難看出劍修這個流派的特色,瘋狂且執著。

而越往上走,劍修的攻擊屬性也就越為突出。

到了後面,劍修甚至就連防禦劍術都同樣是具備攻擊能力。

這仿佛是劍修的信仰,是劍修的浪漫。

不攻擊的劍術不是好劍術!

陸青山隨著自身瀏覽的外劍術越多,整合的越多,再結合自己對於劍術的感悟,讓他對於劍道的理解在不斷的加深。

他看得很仔細,即使只是不求甚解,只求其意,但依然花費了他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但兩個月的時間,比修行兩年都來的重要。

修行,根基尤為重要。

劍道,同樣如是。

瀏覽如此龐大的外劍之術,其中時間線更是從十數萬年前一直到最近千年,陸青山能直觀感受到外劍術的衍變與進化,從而對外劍有了一個更完整且系統的認知。

而對劍道的了解越深,他以後的修行方向也就會越明確。

要知道對於修行而言,一旦選錯了方向,那就極有可能是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時間浪費。

因為每一種劍術修行起來都極其不易,需要投入海量的時間與精力,以及龐大的情緒消耗,需要不斷的消磨、堅持與錘煉。

一旦修到最後發現,自己選錯了道路,那將會是何等打擊?

雖然陸青山不至於如此,但若是選錯方向,想來耽誤他個大半年的時間也是有可能的。

而一旦選錯方向,不只是浪費了劍修的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會擾亂劍修的心境。

數百年乃至千年的苦修全部做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決心從頭來過的。

即使有這個決心從來一遍,那也不代表一定會比上一次做的更好。

李求敗只有一個。

所以,選擇就很重要。

而選擇的前提,便是對於自身以及整個劍道體系有個清晰的了解。

知己知彼。

陸青山在看完藏劍鞘中所有高等級外劍術之後,對自身的劍術體系了解更為透徹起來。

隨後,他便是陷入了冥想狀態,紋絲不動,在思索著什麽。

他目前領悟了兩道秘劍術,其一的春風歸為快劍,其二的夏雨落為殺劍。

那第三道秘劍,就應當是從其它方向中切入。

畢竟,最後這六道秘劍還應當是要凝結成一枚法域之種,從而開辟法域,自然是越全面越好。

劍修,體系是很多的。

慢劍、困劍、防劍、輔劍、勢劍……各種流派的劍術從陸青山的心頭流過。

他的眼睛漸亮,心中逐漸是有了思路。

他自身的劍術體系,貫徹的便是劍修“只攻不防”的理念。

即使是沒有額外攻擊加持的春風歸,也具備了可與其它秘劍兼容的屬性。

從這個角度上看,春風歸實際上更像一門為其它秘劍增加五十丈攻擊距離以及必中屬性的輔劍。

總之,對於陸青山而言,攻擊一直都是他重視的,是他的主打劍術。

那他現在還差什麽呢?

只要一想這個問題,他接下來要從哪個方向切入,似乎答案也就是呼之欲出了。

這般一思慮,陸青山最終是伸出手,從藏劍鞘之中再去取出了近百枚枚靈玉。

《劍氣芽》、《大劍星鬥》、《流痕》、《星羅劍布》……

這些劍術,在分類之中,都屬於同一個分類。

群攻劍法!

對陸青山來說,單對單的鬥戰,他的劍術體系已經十分完善且夠用了,外劍與內劍的結合,讓他近乎沒有任何破綻。

他怕的是單對多的戰鬥。

不是怕打不過,怕的是來不及殺。

一劍一劍的殺,效率終歸是太慢了。

不出意外的話,一旦魔族發動全面戰爭,單對多或者多對多的戰鬥,將會是屢見不鮮。

所以,領悟一門群攻秘劍也就顯得愈發必要起來。

這一回,陸青山不再是淺嘗輒止,而是深入感悟那懸浮在自己身前記錄各種群攻劍術的近百枚靈玉。

他再一次沉浸到用心之中,一如既往的感悟著,同時引動自己心中那從莽荒戰法碑中所獲得的感悟。

春風歸來自脫胎於血痕戰法碑,夏雨落則是來自血月戰法碑。

這一次,陸青山引動的是平亂戰法碑。

平亂戰法碑之上,繪刻著是當年莽蒼魔尊親手斬殺的所有大兇妖魔。